网站1.p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_web 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公示 2022年度

电视系列报道《为了这片红树林》(二):红树林“监测员”——潘良浩

发布时间:2023-02-18 21:27:20.0来源:

为了这片红树林(二):红树林“监测员”——潘良浩

 

【导语】系列报道《为了这片红树林 》今天走近《红树林“监测员”——潘良浩》,继续了解北部湾畔这群从事生态保护的年轻人。//  

【现场】砍伐外来红树物种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拉关木(红树物种)表现为一个比较强的入侵的趋势。它确实也改变了一定的底栖动物,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格局。所以目前是建议把这些外来物种拉关木给清除掉。 

【正文】潘良浩,复旦大学生态学博士,一名红树林的“监测员”。他的监测跟传统的巡护有所不同,他更注重对红树林监测的研究,特别是红树林及其固碳储碳的研究。 

【现场】拉关木的种子的讨论  

【同期声】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监测部部长——邓秋香:我们公园是2009年的时候人工种植它(拉关木),种在海岸带那边,但是它的种子可以随着潮水扩散到修复区,几年就可以长到5米高了。

【正文】2018年以来,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仍以每年1%递减的大背景下,广西累计新增营造红树林224公顷、修复现状红树林588公顷,异地补种红树林7.23公顷。红树林面积实现自然稳定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成为潘良浩研究的新课题。 

【现场】穿鞋子、走滩涂 

【正文】今天,潘良浩与同事要进行红树植物群落固定样方的监测,这是科研人员进行红树林固碳储碳研究的一种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的同事也前来交流学习。红树林固碳储碳是“蓝碳”生态系统之一,这是相较于陆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绿碳”而言的。红树林、海草床、滨海盐沼组成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因为在我们的广西的潮间带,很多时候会有一些牡蛎、藤壶,甚至一些贝壳之类的会刮伤脚。我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穿一种高帮的解放鞋。如果采用低帮的解放鞋的话,它就会造成经常淤泥,会把这个鞋给粘住黏住,我们拔出来的时候鞋子就掉了。

   【正文】要到达监测点,潘良浩等要跟潮间带里的淤泥、海水等多种动植物较量,偶尔还会遇到蛇。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遇到蛇,让它先走。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廖馨:潘博士几乎就是我们广西红树林的“活地图”,他对广西的各个区域的红树林的分布了如指掌,甚至不借助GPS,就能从岸边到深入到一两百米的地方里去。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地神奇,其实想一想就是熟能生巧,它因为有了差不多10年的红树林监测的基础。

   【现场】红树林测量现场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我们首先要了解红树林本身它具有适应潮间带的这样一个生境的特征,包括显胎生和隐胎生,不同的红树植物适应的潮间带生长的特征不一样,我们在进行生态恢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植物的一个特性。

   【正文】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滨海湿地“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碳汇”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研究表明,蓝碳碳库是陆地绿碳碳库的20倍,且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北部湾地区红树林“蓝碳碳汇”如何助力我国的“双碳”目标,这需要潘良浩等科研人员经年累月的、风雨无阻的监测。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关于蓝碳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为的因素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的升温。我们要通过一些措施,把空气里面多余的这些碳给固定下来,红树林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可以把空气里面的二氧化碳转成了有机碳,一部分是储存在植物体里面,一部分是储存在沉积物里面。

   【现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的评估与烟台中心的讲解……

   【正文】无论是野外红树林的监测,还是实验室内红树林的模拟生长。潘良浩都是在探寻一种或几种最优的红树林恢复和种植的方式。让红树林面积实现自然稳定增长,产生更大的价值。

   【现场】更改种子的种植方式……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因为红树林它是周期性的受潮水浸淹的,我们在室内实验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它的独特的一个生境,我们要尽可能的模拟到就跟现实的情况是一致的这个装置。

   【正文】为了找到最优的实验方式,潘良浩经常推翻之前的努力、与同事多次探讨。

   【现场】潘良浩:红树林是一类植物的统称,是指的这些木本群落或者叫生态系统,它不是说一个种,它有好多个种,我们全球现在统计是有80个种左右。我们广西的真红树植物是12个种,其中就包括这两个外来的种,一个是无瓣海桑、另外这个是拉关木。

   【正文】除了日常监测与科研,潘良浩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红树林青少年科普的义务“讲解员”。

   【现场】学生:种落下来,然后随风,还能漂……

   潘良浩:那种叫什么?记得吗?胎生,就跟人有点类似的,但是胎生它也分显胎生和隐胎生,这个是隐胎生的,就是它的里面的胚轴是没有突出外果皮的。

   【正文】十多年来,像这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每年举办和接待超过30次。潘良浩只要有时间,都会热心参与。他把专业的科研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生们听起来更容易理解。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我第一次接触红树林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2004年,我们的班主任就把一本科普的专著叫《红树林海洋卫士》拿给我们看。让我们先学习,学习完之后就在大学里面去做展板,给来往的这些人去介绍红树林,介绍独特的生态系统。

 【正文】正是18年前,老师不经意的科普活动,让潘良浩对红树林这种特殊的树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着对红树林的兴趣,潘良浩完成了生态学的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的学习,成为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一员。

【同期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潘良浩:我做科研工作之后,我就发现即使是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很多我们认为是很基础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很多人是不太了解的,所以我更愿意,在他小的时候接触到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更多的从自然界里面去获取一些智慧和知识。

  【正文】在潘良浩工作的11年里,即使在休息时间,他也不忘来实验室走走看看,整理一下工具,晾晒一下鞋子,为下次野外监测做准备。近年来,在红树林恢复、种植等方面,潘良浩为全国多家红树林相关单位提供了大量咨询服务,更为探索开展碳汇交易、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提供了大量监测数据。在潘良浩等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红树林正在变成“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