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1.p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_web 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公示

北海广播电视台推荐参加2022年度广西新闻奖(播音主持类)作品公示

发布时间:2023-07-17 18:07:42.0来源:

公示


北海广播电视台

2023年7月14日

作 品 展 示


一.《北海,四季香甜》

《北海,四季香甜》文稿:

(童谣):

1234567,7654321。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女)

中国三大水果产区:山东的苹果、樱桃行销全国,陕西的苹果、柿子、猕猴桃产出喜人,而广西,则有着“水果宝库”的美誉。2021年,广西水果总产量3121万多吨,排名全国第一。

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畔的北海,更是满足了人们对水果的想象和热爱。

古诗中描写初夏盛景时有这样的句子:“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而在北海,一年四季,树树硕果累累,空气里始终弥漫着馥郁香甜的气息。

大暑前后,是龙眼的成熟季节。龙眼,无患子科植物。“满筐圆实骊珠滑”,龙眼果实累累而坠,外形滚圆,状如弹丸,果肉剔透晶莹,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名“龙眼”。

作家梁思奇在散文《廉州,苏东坡的最后乐土》中写道:

(男)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著名的“文艺帝”宋徽宗继位登基,下达圣旨,准许苏东坡离开海南儋州,“量移”合浦廉州。

苏东坡被发落海南已达三年,他感叹临老投荒,早已抱定埋骨海外之心。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但苏东坡没有想到,渡过琼州海峡登岸之后,他却遭遇连日大雨,暴雨成灾,他只好继续雇请小渔船走海路到了今天合浦闸口镇的白石渡。

老父弱子,一叶孤舟,困于茫茫大海之中,刚刚经历渡海颠簸的艰险,又陷入眼前无路可走的险境,就算再不相信命运的人,恐怕也会感受到冥冥中有一双大手摆布着自己。

绝处逢生到了廉州后的苏东坡,享受了他贬谪海南以来最为踏实而快乐的一段时光。尽管廉州地处荒僻,他的文名对于这里的人们,同样如雷灌耳。

七月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如同养猫的人自称“狸奴”,龙眼别名“荔奴”。廉州太守张左藏特意送来这种热带水果,苏东坡盛赞“质味殊可敌荔枝”,夸奖龙眼“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却忍不住“故态复萌”,以诗讽世:“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沦落到这荒蛮之地,不是你的耻辱,幸免于被贵妃玷污。

这不是用龙眼喻人的自况又是什么?

人到廉州,海角亭是一定要去的。它是宋代为纪念汉代清廉太守孟尝而建造的亭子,旧址在穿城而过的西门江入海处。站在高亭之上,眺望苍茫大海,波涛卷席,河山依旧,物是人非,苏东坡不禁心潮澎湃,挥毫写下四个大字:万里瞻天。

不到两个月的廉州之行,苏东坡留下了十几篇诗文和众多遗迹:“万里瞻天”的苍劲大字悬挂在海角亭,他汲过的水井被称为“东坡井”,在他住过的清乐轩,人们筑起了“东坡亭”。

(女)地处岭南的廉州是古人眼里的烟瘴之地,苏东坡作为贬臣,在这里为自己七年的岭南贬谪生涯划上句号。

而龙眼,给了苏东坡晚年生活一丝香甜的快乐吧。每念及此,都觉得十分欣慰。

大暑前后成熟的水果还有木菠萝。2022年7月12日,因为疫情严峻,北海不得已采取了封控措施,来自全区多个地市的医护人员星夜驰援。市民感念于心,架起梯子,摘下房前屋后自己种植的龙眼、木菠萝,送给勇敢无畏的“大白”。

这温暖和谐的场景被拍摄下来发在网络平台,香甜了受困于疫情中的市民的心。

木菠萝,又称树菠萝、菠萝蜜,桑科常绿乔木。是一种奇异的聚合果,果实硕大,香甜如蜜。

作家海夫讲述了自己和木菠萝树的缘分:

(男)我老家在浦北的一个小村子,叫北河坡。村子里有我爷爷为他三个儿子建的三间土屋,屋前种有一棵木菠萝树。我四岁那年,父亲到浦北县任职,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小村,看到了爷爷建的土屋和这棵木菠萝树。

门口这棵木菠萝树,大树干两个分枝举着枝丫长得很高,像一个巨人。木菠萝树每年都结果,初时翠绿欲滴,到八月果实慢慢变黄。大伯看到哪个菠萝熟了,就摘下来,晒两天后打开给我们几个兄妹吃。黄澄澄的果肉包着一个小核,那种郁香与甜蜜让我们几个孩子尝到了幸福感。木菠萝的味道烙在我的记忆里。自此而后几十年,我都爱吃它。

后来,我们迁回北海。在村子里生活的大伯每年都给我们寄来成熟的木菠萝,暑假吃菠萝蜜,成了我们家一个颇具仪式感的节日。我们则给大伯家寄去北海的咸鱼。

二十年后,我们都长大了,小堂弟去了部队,大堂弟参加高考。那年,我去探望大伯,看见大堂弟房间墙上、蚊帐上贴满了复习提纲和资料,我仿佛看见一位斗士,身披铠甲,手握短剑,勇敢冲锋。可惜第一年、第二年都败下阵来,第三年,堂弟终于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宁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我们全家都被他“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概感动。堂弟来北海报告这一喜讯,当时我身上没有积蓄,就摘下刚买的上海牌手表作为奖励,戴在他的左手上。

那一年,正值我谈婚论嫁。有一天,大伯突然从浦北运来一车木材,给我做家具。原来大伯听说我准备结婚,就把爷爷种的这棵木菠萝树砍了下来。这棵带给我无数回忆的树,变成了一车木头,我潸然泪下——爷爷种的木菠萝树,被我独自拥有了。

又过了二十年,父亲退休,也建了一幢房子,房前也种了一棵木菠萝树。木菠萝树长得很快,几年后就打果了。每次回家,我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村子,回到了童年。

父亲的房子前面就是大马路,每当木菠萝快成熟时,总有人晚上偷偷跑来,把尚未成熟的果实摘走。父亲并不为此而生气,我曾经听他轻轻地说过一句话:“摘我的木菠萝不要紧,你千万不要从树上摔下来。”

几年前,我也在自家房前种了一棵木菠萝树,这棵树的形状和爷爷种的那棵树很像,长长的树干,长出两条分枝,绿叶华盖。我每天出门都会仔细看看它们。

第二年这棵树就挂了十几个果,我盼着女儿的暑假快点到来,那是木菠萝成熟的季节。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看着这棵木菠萝树,我想念爷爷的勤劳,大伯的慈爱,也想念着父亲的宽容大度……

(女)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夏至日,清昼迟。

晨起,卧醒花影,踏山溪行。

午后,小啖荔枝,蒲扇轻盈。

暮晚,残云收暑,月到天心。

荔枝,是夏至最合时令的水果。

鸡嘴荔发源于合浦,因果大核小,果核退化小如鸡嘴而得名。鸡嘴荔色艳肉厚,爽脆甘甜,剥壳后掉到地上不粘沙土,口感极佳。上世纪60年代,香山鸡嘴荔曾被选样寄送给毛主席品尝,得到了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复信赞誉。

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北海市民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里都会收到两筐来自合浦曲樟乡早禾小学送来的鸡嘴荔。协会“送课进村小”是一个持续了近10年的公益项目,志愿者郭留柱在支教日记里讲述了自己与早禾村小多年的缘分。

(男)

早禾的田野绿意蔓延,稻田被山间云雾笼罩着,白鹭时而在平静的湖面自由滑翔,时而穿梭于曲径通幽的青山。

社工在早禾小学助学已经许多年。大家因公益相识,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

北海冬天天气渐冷,许多孩子还穿着色彩鲜艳的凉鞋。“送课进村小”像是一辆装载着快乐的邮车,孩子们接过大大的纸箱,带着欢声笑语,追逐叫喊。满含期待涌进教室。

炎夏到凛冬,孩子们从最初羞涩的出逃到兴奋的拥抱;从喃喃细语的迷惘,到围在老师身边伸出小手要糖;从抱着小伙伴手臂躲在背后偷看的紧张,到拉着助学老师的手,泪眼汪汪说着心里的小秘密……

手工课堂上,艳丽多彩的粘性土在孩童的手中变幻出金灿灿的向日葵,萌萌的粉色章鱼,美味的汉堡,盛开的花朵……灵巧的手揉捏着广阔的想象。

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课堂,端正的坐姿,响亮的声音,亲切的笑容,真诚的表达。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说家!美术老师眼里拿着画笔的少年,热情的火苗燃烧正旺,勾画着未来明朗的轮廓。在歌声与微笑的音乐世界,孩子们小心翼翼用校服擦去手指上的灰尘、汗渍,生怕损伤了乐器。指尖轻轻划过琴键,孩子的声音惊喜地发颤。

学校里有一位爱跳舞的小姑娘,起初跟着电视学习舞蹈,支教老师教给她更多的技巧,女孩学得专注,动作了然于心。课间十分钟是她的独属课堂,归家的田间路是她闪亮的舞台。她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远远的山里藏着小小的梦,小小的梦需要一束束微光照亮。在校园,在田间,在蓝天下,在延续“送课进村小”的路上,我们会一直守护每个孩子小小的,又大大的“梦想”。

(女)和香山鸡嘴荔同样获颁国家地理标志证书的北海水果还有涠洲岛香蕉。

(男)“水火交融,情定涠洲”。万年前的一场海底火山爆发,岩浆喷涌,遇水凝结,造就了一个个奇妙壮观的海蚀、海积、溶岩景观,雕刻出涠洲的浪漫和瑰丽。

火山喷发,肥沃膏腴的土壤是对涠洲岛的馈赠。登上涠洲岛,目光所及之处,一株株香蕉树肆意生长。香蕉是岛上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岛上独有的生态风景线。

涠洲香蕉样貌青涩,入口软糯清甜,齿颊留香。卖香蕉的阿婆开玩笑说:吃掉这绿色的香蕉,不再“蕉绿”。蕉绿谐音“焦虑”,是年轻人普遍的情绪困境。

涠洲岛全镇8个行政村种植香蕉,种植面积约8000亩,年产量1.2万吨左右,香蕉产业务农务工人数约占全岛人数的30%,是岛上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北海致力于将香蕉打造成涠洲岛文旅新名片。2022年9月,香蕉形象IP“蕉仔”问世,“好心情,从一根香蕉开始”,香蕉加工产品和轻食品相继出炉,线上开设涠洲蕉专区,通过多场景多渠道布点销售,助力农民稳产增收,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

海风温柔,海潮荡漾,岛上居民在这里捕捞种植,海洋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大片的蕉林摇曳在历史的尘埃和未来的向往间,绿意婆娑,生机勃勃。

(女)“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除了传统的南方水果,银海区的西瓜、甜瓜也杀出重围,走出新的致富之路。

(男)充足的阳光使得北海春、夏、秋可种植三造西瓜,北海种植的西瓜皮薄瓤沙,甘甜多汁。“门头村西瓜”如今已成品牌。

上世纪90年代末,广西成功实现哈密瓜型厚皮甜瓜南移栽培。北海气候温润,春暖快,秋寒迟,错季种植使哈密瓜避开了集中上市的“内卷”。

“良种+良法,产业有规模、产品有品牌”,北海是广西哈密瓜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全年种植面积接近3万亩,产值约为6亿元。

一枚枚身形匀称、纹路清晰的哈密瓜在藤蔓间微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村民有说有笑,步履不停。

瓜甜,日子更甜。

(女)丰饶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充沛的水源,使得北海成为水果生长的乐土。总江口番石榴,老温垌杨梅,山口红江橙,百香果,火龙果、杨桃、桑葚、柑橘、莲雾、凤梨……次第成熟,没有错过每一缕明媚的阳光,每一滴清澈的雨水,每一阵和煦的微风。

北海,花开成海,瓜香果甜。甜进舌尖,甜进心间,甜透了四季……

《北海,四季香甜》音频



二、《用生命诠释担当 ——追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王秀旺》

《用生命诠释担当 ——追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王秀旺》文稿:

主持人:今年北海“7·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铁山港区兴港镇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兴港镇小马头村委工作组组长王秀旺挺身而出、逆向前行,连续9天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因劳累过度,于7月20日在包联负责的小马头村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47岁。9月17日,自治区党委决定,追授王秀旺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斯人已逝,榜样如炬,他那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励着更多人勇毅前行。请听专题《用生命诠释担当——追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王秀旺》。

7月12日,北海市发现此次疫情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担任兴港镇小马头村委工作组组长的王秀旺,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此后的每一天,他白天走村入户宣传防疫政策、精准排查重点人员信息。晚上组织群众开展核酸检测,做好场地布置、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他先后组织协调完成了7次、近2.2万人次的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任务,几天来一直没顾得上休息。那段时间,兴港镇小马头村妇联主席廖文娇一直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廖文娇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出录音】(普通话翻译,原音压混,“他跟我说,疫情期间太辛苦了,好多个晚上睡不着觉,因为睡不着,没休息好,第二天又继续做工,所以休息的时间最多是两个小时左右,早上4点钟必须要到,继续做到天黑,第二天的工作接着来,没歇过。”)

主持人:7月19日,村里组织开展核酸检测采样。为了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在30多摄氏度的炎夏正午,王秀旺和同伴们顶着烈日搭好帐篷,将原有的4条通道增加到5条,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运输分派物资,统筹安排人手,做好核酸采样前的各项准备。核酸采样期间,他坚守在绿色通道,一一为村里老人登记扫码。当晚暴雨骤降,帐篷被狂风吹倒。冒着倾盆大雨,王秀旺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疏导群众,并紧急增设雨棚。全身湿透的他不顾劳累,一直坚持工作到晚上11点多,完成核酸采样后,才在采样点匆匆吃了晚饭,之后回到村委宿舍休息。这一次休息,他再也没有醒来。兴港镇小马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国旗:

【出录音】(普通话翻译,原音压混,“7月19号晚,核酸结束之后,到了11点返回宿舍睡觉,到第二天大概是11点钟之后,我们兴港镇副镇长打电话他不接,我就喊我们的治保主任钟平,我说你上楼去看看。”)

主持人:此刻的陈国旗心里隐约有了一丝不安,连忙叫小马头村治保主任钟平去宿舍找人。钟平回忆说:

【出录音】(“12点钟的时候,我就过来敲门,敲门没人应,我就开门进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拍的时候他没有反应,已经冰凉了,身体已经冰凉了。”)

主持人:其实王秀旺的家就在距离小马头村不远的社内村。疫情爆发的九天里,他吃住都在岗位上,仅仅回过一趟家,停留了一会,又匆匆返回工作岗位。家里有恩爱的妻子,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还有年逾七旬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牵挂的人和未竟的事业……然而,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还来不及和他亲爱的妻女告别,来不及向他牵挂的父母报一声平安,就永远离开了。王秀旺的妻子钟文娟悲痛万分:

【出录音】(“好痛,心真的好痛,感觉全世界都没有了。生前我们本来就计划好了很多的,我们商量好了很多,就想着在北海供一个房子,带女儿下去,给她最好的教育,全部都商量好了,但是没有一样,他承诺过我跟女儿的,没有一样做到。反过来他离开的时候,一句话都没留。”)

主持人:“注意防护,不要慌张,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王秀旺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牵挂的是疫情防控,是人民群众。钟文娟:

【出录音】(“疫情期间他都是很忙,很少有时间回家,他如果有时间就会给我和女儿打电话或者视频。我跟女儿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他很热爱他的工作,非常努力敬业。”)

主持人:结婚这么多年,钟文娟了解自己的丈夫,他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在他心里装着的都是老百姓的事。王秀旺1997年从广西水产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铁山港区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一干就是十年。他常常去到海边乡村、去到田间塘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指导村民把低产水田改为养殖虾塘,不断探索群众增收致富的好方法。到2003年,兴港镇年水产养殖量已达1.643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王秀旺也于2001年获得国家农业部评选的全国农牧渔丰收奖二等奖,2005年被自治区科技厅评为“广西镇(乡)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200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在工作总结里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所学知识,为人民群众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5年来,王秀旺先后从事水产技术、农业服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国土规划等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忘我工作。2017年,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来到兴港镇小马头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当时小马头村有贫困户71户293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王秀旺知难而上,毫不畏惧,和村干部一起日夜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听意见、了解情况。小马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国旗:

【出录音】(普通话翻译,原音压混,“他到我们村委工作以来,就是摸清我们小马头村9条村的所有贫困户,就跟我们村委会干部商量找出他们贫困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之后跟我们一起去找对策看在三两年内如何帮助他们脱贫。”)

主持人:王秀旺驻村后和工作组队员一起协助村两委干部,用最短的时间为村里摸清“穷根”,找准脱贫路。他充分利用小马头村毗邻向海大道主干道,流动人口较多的优势,积极争取了220万元投资建设村商务楼用于出租,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比2018年提高了5万元。2020年小马头村困难群众全部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是原来的3倍。

符发金是王秀旺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丈夫去世,留下她和一双儿女艰难生活。驻村后,王秀旺主动协商联系,为她儿子牵线搭桥介绍到本地企业务工,及时对接落实各项保障政策,解决了她小女儿的初中读书费用。平日里,王秀旺把符发金一家视同亲人,经常鼓励她增强信心,还积极为其一家申报危房改造项目,新建了一间80平方米的平房和新的厨房。在他的帮助下,符发金一家的经济生活状况不断好转,2020年成功实现脱贫。符发金:

【出录音】(普通话翻译,原音压混“帮我找人建了这间房子,买东西,买猪肉,买鱼虾,什么水果、饼干都买来,什么都买那么多。很勤快来的,早两三年一个月来几次,我伤透了心,我想不明白,怎么走得这么快,一个人这么好,这么强壮。”)

主持人:王秀旺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令人痛惜。照片中的他笑容满面,露出深深的酒窝,让人倍感亲切。认识他的人每当想起他,总是心头一热。小马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国旗:

【出录音】(陈国旗2合成,普通话翻译,原音压混,“我对他的感觉印象,他这个人是非常好的,对我们小马头的4000人民群众确实是有感情的,我想到他,他的确是我们的好兄弟,好领导,确实是非常之心痛和流泪的。”)

主持人:扎根基层廿五载,一心为民勇担当。在大家的眼里,王秀旺是守护百姓安宁、心里装着群众的好同志,他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铁山港区兴港镇党委书记刘远航:

【出录音】(“秀旺同志他作为一个党员,一直也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了战胜疫情,可以说他是义无反顾。”)

主持人:点点滴滴寻常事,时时刻刻暖人心。王秀旺虽然离开了,但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自发地用不同的方式缅怀他。妻子钟文娟以他的名义向村里捐赠了一批物资,这是王秀旺在临走前还惦记着的事。钟文娟:

【出录音】(“因为在家里面一个群里面就说,当时他就说以我家公的名义,去给村委捐赠一批物资,他不是离开了吗?然后我就带着女儿去完成他的遗愿,给村委捐赠了一批物资。”)

主持人:王秀旺的侄女王可是返乡大学生,王秀旺去世后,她报名到村里做了一名志愿者。她说,我叔叔走了,但我要继承他的遗志,来这里做志愿者,就像他在这里一样,继续做他未完成的事情。王可:

【出录音】(“当时就觉得很震惊,因为晚上还讲话的一个人,突然间就没有了,就是非常震惊,很久都没有缓过来。也是为了继承他的遗愿吧,还有他的遗志,然后就去做志愿者。”)

主持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王秀旺用行动树立榜样,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实干担当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工作队员孙娜:

【出录音】(“接续奋斗是对秀旺同志最好的怀念,我将继续以秀旺同志一心为民的精神激励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坚守岗位,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户脱贫人口。”)

主持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北海“7·1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包村工作组长,王秀旺责无旁贷地当起了疫情防控的排头兵,时刻坚守在一线岗位,最后倒在了这个他熟悉的、感情深厚的小马头村。他用生命践行了入党的誓言,用行动践行了为民的初心,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这期节目就播送到这,感谢收听,再会。

(北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2022年10月31日《大城小事》节目播出)

《用生命诠释担当 ——追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王秀旺》



三、《好人会客厅》

《好人会客厅——田本乾》

主持人开场】大家好,欢迎收看《好人会客厅》。什么是好人?他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承人,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力量,鼓舞人们克服各种困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来到我们会客厅的嘉宾,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短片,一起来认识一下他。

【短片1】现场声:田爸爸张罗孩子吃饭

配音正在为孩子们忙碌的人叫田本乾,1993年从资助都安弄它屯的两名孩子开始爱心助学,至今29年间,资助金额超870多万元,资助过的学生达到了813名,其中有321名贫困孩子,田本乾把他们接到北海读书,亲自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学习。

田本乾助学的脚步不仅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成为了他的助学对象。

他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地为孩子们忙碌着,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照亮着特困学子的前行之路,诠释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他就是受资助孩子心中可亲可敬的——田爸爸。

定格头像,出个人简介字幕

田本乾,1970年12月生,广西北海市海城区贵州路唐屋村社区居民,中共党员。

2019年8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膺“助人为乐好人”;获评第五届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第五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第一届“八桂慈善奖”慈善楷模。

【主持人】让我们掌声有请321个孩子的田爸爸——田本乾。

全景,中景跟田本乾上场镜头,观众鼓掌镜头,田本乾站定打招呼半身中景,音效铺垫

主持人】田爸爸你好,欢迎您。

【田本乾】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让您做出助学这样的决定?

【田本乾】这要从(19)93年的时候开始说起,亲身体验到山区那边孩子的困难,我心里就涌现出一定要把这些孩子带出大山(的想法)。

【主持人】当时您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田本乾】我当时工资是126块钱。因为刚去的时候,我收养孩子不多,就2个,后面再增加到8个,一个学期一个孩子就给他30块钱,有的是一个月给他们10块钱或者5块钱

【主持人】资金也是非常的紧张,当时只能资助两个孩子,那后来为什么还会想到去资助更多的孩子呢?

【田本乾】当时其实发现还有很多孩子比我之前资助的孩子更困难,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们去帮助,要帮助完成他们的学业。

【短片2】助学需要资金。但当时的田本乾只是北海市棉纺厂的一名职工,为了资助更多的孩子,1995年,田本乾毅然辞去棉纺厂的工作去了广州,边打工边学习加工不锈钢门窗等技艺。打工收入增加了,他资助的孩子也多了起来,到1998年,已由最初的2个增加到60个,费用也随之成倍的增加。虽然田本乾把打工所得来的钱全部投进助学,但他仍然感到“远远不够”。在广州学到加工不锈钢门窗的手艺后,田本乾返乡回到北海,一边做不锈钢加工,一边还搞起了养殖,养鸡、养鱼、养龟,并开起了餐馆,有了经济能力,田本乾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孩子带到北海,亲自抚养他们。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把孩子带到北海,亲自抚养的决定?

【田本乾】经过我多次去山区里面看到那些孩子家里什么亲人都没有,孩子不是说指望你能给多少钱给他,他真正需要的是爱,关心,所以我就大胆的把他们带出来,只有带到我身边我才能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每个孩子来到北海,我每天早上5点半起来做早餐给他们吃,吃完早餐先送初中,再送小学,因为孩子分布的学校比较多,送完小学回来买完饭店的菜,已经11点半,要去接小学孩子,接完小学接初中,回来吃完饭,他们休息一下,到2点15分又开始送初中送小学,反正一天到晚就是这样转。

【主持人】要操心这么多事,既当爹又当妈,您觉得难吗?

【田本乾】其实难也不算很难,就是有时候为孩子们读书,进哪个学校这个事情,自己担心的最多;第二是我们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就没办法,我就一个人干很多样的活。其实我这个饭店刚开始是孩子的食堂,有些朋友去看到之后就让我把它稍微做大一点,你挣的钱也可以用来资助这些孩子,他们给我这个提议很好,所以就把它变成一个饭店。但它真正就是孩子一个食堂。

【主持人】当时这个房子也是自己盖的吗?

【田本乾】都是自己盖的,三个旧房子卖了,盖了2栋,2栋都是高层的,5层的

【主持人】有没有哪些孩子在助养过程中是特别困难的?

【田本乾】我记得是在那个南丹有两姐弟,我是通过回访孩子看到他们两个的,我看到他们两个的时候,一个孩子背弟弟走5个小时去到学校,因为之前是不交学费不能进去读书的,上课的,我去到那里看了以后,就跟她的老师说能不能找到孩子的家里面。那我就背着姐姐抱着弟弟,姐姐当时是9岁,我背着她回到家里,我一看,我眼睛(泪)就马上忍不住,因为有一个爷爷瘫痪了4年,在床上,一个小女孩才9岁把家里弄得非常非常的干净,当时因为她有爷爷在家,我没打算把她带过来,她爷爷死了以后呢,我就把俩姐弟都带过来。

【短片3】29年来,田本乾接来一批又一批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切切实实担负起父亲责任。对于那些不能接到身边的孩子,田本乾除了给予资金的资助,每年工作再忙,他都会定期长途跋涉,攀爬悬崖深入山里,到每一位被资助的孩子家进行探视家访,甚至帮他们修房置物。

田本乾亲力亲为的助学不是简单的金钱资助,而是一份跨越血缘的亲情,孩子们一声 “田爸爸”满含着对田本乾的敬爱之情。

【主持人】现在看到这么多的孩子一声声的唤您“田爸爸”,现在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田本乾】其实心里面挺美的,真的挺快乐,真的,感觉挺幸福 。我所付出的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要求回报,他喊我一声父亲,我就必须尽好我父亲的责任,当好父亲的角色,这个钱花得再多,也没有什么心疼不心疼,因为是我认为值得这么去做的,我所付出换回来一声很亲切,很暖很爱的“爸爸”

【主持人】这可能就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一种感受。

【田本乾】对对对,所以就有朋友说我傻,就是一个傻瓜。

【短片4】29年来,田本乾省吃俭用,辛苦经营的收入,几乎都用在助学上,他用一双辛勤的大手托起了贫困孩子的读书梦,有的受助孩子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如今已有500多个受资助孩子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初立下 “把孩子带出大山” 的誓言。

在田本乾的感召下,他资助的孩子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参加工作后,有了收入,用田本乾的名字办一张银行卡,大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往卡里打钱,将这部分钱作为“回捐资金”,接力传递爱心。孩子们每年春节和暑假还会相约回北海看望“田爸爸”,每次团聚田本乾既忙碌又开心。

主持人】您印象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是什么时候?有多少孩子?

【田本乾】这帮孩子回来看我的时间,一般是他们放假或者春节,回来最多的一年,有360多个孩子,包括家长孩子,当时我还年轻,他们已经都叫我爷爷了,有的还叫我外公,我有时候真的还不适应,感觉还不好意思。

【主持人】助学之路一走就29年,这29年,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家人理解吗?

【田本乾】29年,刚开始是没有谁会去理解,我有个姐姐说我,她说你这辈子就这样走上这条路了吗?我说对啊,你这条是不归路,我说不归路我也要走,因为我做了就要把它做到底,做到最好。但是我那么多年呢,我父亲最了解我,在我父亲了解我支持我的时候,别人怎么看,我不管,外面很多人都觉我很傻,但是我家里父亲那么支持我,我就坚持做下去

【主持人】您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是什么呢?

【田本乾】我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坚持,从他当村长到现在已经40多快50年了,村里面的每一件事情他都很认真去做,而且坚持做到现在。

【短片5】田本乾的助学善念来源于他的父母,他的父亲田永森是一名老党员,曾荣获北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北海市道德模范、北海市创先争优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从父亲身上,田本乾继承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父母的影响下,田本乾的兄弟姐妹也加入到爱心助学的队伍中,和他一起深入山区,为孩子们捐资助学。同样的,田本乾的儿子田钊铭耳闻目染,从小跟随父亲去山区助学,成为田本乾助学路上的好帮手。

【主持人】身教言传,好的品行就这样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今天86岁高龄的田永森老先生以及田本乾的儿子田钊铭也来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让我们掌声有请。

全景,中景跟田永森上场镜头,观众鼓掌镜头,田永森站定打招呼半身中景,音效铺垫

【主持人】田爷爷,您好。我们应该称呼您为爷爷了。爷爷您请座。您好,钊铭。请坐。刚刚田爸爸说他助学的这个善念很大原因来源于您,您怎么看儿子这29年坚持助学这个行为呢?

【田永森】刚开始我有点担心,(担心)资金问题啊,后面在他努力下,专门种植和养殖挣了点钱,他这样一直做一直做,就带了这么多小孩出来了,我本身要支持他,要支持他搞好这项工作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问一下钊铭,你对爸爸29年坚持助学的行为您又是怎么理解?

【田钊铭】我用我父亲一直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来诠释是最好的,就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力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短片6】按照惯例,每年的春节还有暑假,孩子们都会来北海与田本乾一起团聚。但2022年的暑假,却因为北海7.12疫情,相聚暂停了。然而田本乾的爱心脚步却没有停下,疫情期间,田本乾连续26天免费为社区防控点、核酸检测点的抗疫人员提供盒饭,平均每天300多份,最多的时候每天送出600多份,直到疫情结束,送餐达13000多份。为了能让抗疫人员吃上更好的伙食,田本乾把原本留给孩子们暑假回北海吃的12头猪, 600多只鸡鸭全部杀了,还千方百计买来各种海鲜,投入资金近19万元,用爱心之举让北海疫情防控更有温度。

【主持人】田爸爸,对于您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尤其是荣登“中国好人榜”,对于“好人”这个称谓,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田本乾】好人,我认为是这样,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持人】刚刚我们也看到了29年来,你助学的脚步早已走出广西,就连辽宁沈阳、云南文山、四川宜宾、贵州兴义这些地方都留下了您助学的足迹,接下来您还有什么打算?

【田本乾】接下来还是继续坚持走下去,只要我们全国各地有我需要去帮助的孩子,我一定尽我能力去帮他们。

【主持人结束语,特写转全景,音乐铺垫】这就是田本乾的故事,也是大爱传承的故事。田本乾始终坚守“把孩子带出大山”的初心,以“父亲”的姿态默默守护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学子,心甘情愿为孩子们撑起“完整的家”,用责任和真情为贫困地区各民族的孩子们撑起助学伞,传递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大爱精神。尽管这些爱心之举在田本乾看来只是平凡小事,但是他长期的坚守,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名好人小善大爱的温暖和感动。平凡之举点燃道德之光,为社会注入更多的光明和温暖,奏响了一曲不凡的文明之歌。

(全景)感谢收看《好人会客厅》,再次感谢田老、田爸爸以及钊铭做客我们演播室,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我们再见!

《好人会客厅——范徽丽》

主持人开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好人会客厅》。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位出色的教师修养很重要,特别是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幼教肩上的职责更加重大。今天来到我们会客厅的嘉宾,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短片,一起来认识一下她。

【短片1】她深耕幼教28载,发自内心的挚爱着幼儿教育事业,从一名普通幼师到一名园长,躬身践履“呵护童真、激发童趣、追寻童梦”的教育理想与使命。

她不畏艰辛,带领教师跨海支教,创办海岛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因地制宜,为幼儿量身定制教学课程,让海岛的幼儿享有公平且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树立“大爱守望”的师德榜样,陪伴孩子走过从幼稚到成熟的生命成长历程。

她为了幼儿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默默守望,倾心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她就是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范徽丽。

【个人简介字幕】

范徽丽,1976年5月生,“中国好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最美教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三八红旗手”“ 宋庆龄幼儿教育奖”。

【主持人】让我们掌声有请“园长妈妈”范徽丽。

【全景,中景跟范徽丽上场镜头,范徽丽站定打招呼半身中景,音效铺垫】

【主持人】范园长您好。

【范徽丽】您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请坐。

【主持人】范园长,现在从涠洲岛回到市区工作了,感觉会有什么不同吗?

【范徽丽】环境变化,但是所从事的还是幼儿教育,我觉得环境变了但对幼儿教育的喜爱,教育的初心还是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主持人】那之前呢,您兼任涠洲岛幼儿园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了。

【范徽丽】

【主持人】但是当时,您已经是市机关幼儿园的园长,那为什么还要想到到海岛,去创办涠洲岛幼儿园呢?

【范徽丽】当时的涠洲岛条件比较艰苦,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市里面要求在海岛上创建这么一所公办幼儿园,也就是一次调研吧,引发了(去)海岛办学的一个愿望,可能也就是当时跟孩子的一次交流,这种眼神,还有看到当时的那种现状,反正你也忍不住,你就想能够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所以一个是基于一种责任的担当,也基于一种对孩子的喜爱,所以就承担了这个海岛办园的艰巨任务。

【主持人】那当时岛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范徽丽】它(校址)就是原来的涠洲岛的城仔小学,2003年以后,它就已经撤并到了西角小学,整个校舍它当时就是一个空置闲置的状态。记得进去的时候也只有两栋教学楼,左边的一栋是村民在那边养着一群羊,右边的一栋是一个村民看护着村里的十几个孩子,因为它是用岛上的珊瑚石建的,所以那个墙上基本上都是长满了青苔或者杂草。

【主持人】那我们也知道像海岛建园,你首先材料运输上岛,这一块就比市区可能会麻烦很多,当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范徽丽】因为涠洲岛的这个地理条件,它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必须走海运,这货船也小,一起风它就停航,所以经常碰到受天气的影响,断断续续的会停工,整个幼儿园的建设,我觉得就跟我们说的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的往上去积往上去累,挺不容易的

【主持人】当时在建设校园的过程当中,比如说有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发生呢?

【范徽丽】我们整个的教育经费还是比较有限的,当时为了省钱吧,我就和我老师们都是想着,要不就一人手一辆小拖车,自己把这些玩具、什么材料,用小拖车拉上去,还有一个就是在施工的时候,我们都是自己能动手的就自己来做,比如说像我们幼儿园的旗杆,当时我们是从网上去买的采购的,因为幼儿园老师都是女老师,没办法把这个旗杆把它运上岛,当时的物流也不像现在这么好。还有我们的宣传板报,那么货到以后,就得自己去装了,就去找村里面正在修道路,我们就去给他们借来的这个水泥和砂石,然后自己动手,自己浇灌混凝土,就把旗杆把这些板报,自己动手把它给竖起来的。

【主持人】就全都得自己一点一点来做啊。那刚刚您也讲到了,就比如说我们海岛建设的时候也是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那如果台风来了怎么办?

【范徽丽】那有一个真的印象很深刻,2014年的威马逊台风(强度)17级正面登陆涠洲岛,当时我记得我们13年开始筹建,原计划是14年秋季学期就要开学的,后来就是因为这场台风,就把我们整个幼儿园,尤其是新建的厨房给吹倒了,当时整个海岛3个月以后才基本恢复一个正常的生活,也就因为那一场台风,我们的整个开学就延迟了,其实那场台风不仅摧毁了我们校舍里面很多的设施,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觉得也是一种很强烈的打击,我觉得辛辛苦苦筹备了一年的所有的这个建设被一场台风吹没了,当时曾经也想过放弃,想着能不能有一个人突然出现,接过我这个担子,我就不用再去操这个心了,也经常晚上偷偷一个人伤心会流泪。其实我想我能给这些孩子带来什么,就是给这个海岛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改变,其实不就是作为一个教师,他的教书育人的职责,然后他要给这个海岛带来希望、带来思想,带来一种新的生活认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其实我觉得就应该从教育的改变开始,所以也就是这种力量,还有当时孩子们那种渴望的眼神,也支持我把这个事情,把这个幼儿园办下去。

【主持人】那像您刚刚说的,我们除了海岛建园的这个困难之外,我想我们在幼儿园的组建当中,师资团队也是非常关键的吧。

【范徽丽】其实教育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教师,尤其是涠洲岛这边招聘老师,我觉得确实是我办学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以前北海市机关幼儿园从来不愁教师的招聘,每一次放编(编制)出去都有很多人报考,而唯独这一次在后面加上必须在这座岛服务三年,包括我们幼儿园的符合报考条件的老师,他们都不愿意去填报,因为往海岛他需要坐船,坐船这个脚一离开土地,很多人就受不起(风浪),所以当时也是做了很多老师的思想工作,一个个去找符合这个报考条件的老师去谈,后来一直经过努力,一直到我们这个这个招聘系统关闭前的两个小时,我们招聘的6个岗位,终于有19个人来报,所以刚刚达到开考的比例,就那一会亲身体会一次,什么叫热锅上的蚂蚁,那种非常焦虑的一种心情。

【短片2】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范徽丽没有放弃,她像岛上倔强的芭蕉树一样,带着老师们从头干起。2015年秋季学期,涠洲岛幼儿园终于迎来首批孩子入园!开学第一天,附近的居民都跑来围观,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

从城市到海岛,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岛上很多刚入园的孩子连普通话都听不懂,海与岛就是他们童年生活的全部想象。如何“拉齐”市区孩子和海岛孩子的起跑线,让海岛孩子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范徽丽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主持人】我们海岛孩子的教法肯定跟市区的孩子不一样吧?

【范徽丽】我们海岛的孩子可能相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他会少了很多鲜亮的一种新鲜新颖的一些玩具、教具,可是我们海岛的孩子他拥有整个海岛,他从小就在这生长,而且还有一个很淳朴的这个民风,那他可以给我们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所以我们就基于涠洲岛的这个地理的一个特点,因地制宜,来开发“海丫丫365成长行动”的这么一系列的一个教学改革。

【主持人】那这个课程的内容包含些什么呢?有些什么样的特色呢?

【范徽丽】海丫丫就是对我们孩子的一种昵称,就是我们的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主体,丫丫也是我们中国对孩子的一种比较有爱的,充满爱的一种称呼。第二个意思丫丫她也代表一种成长的印记,365等于无限,它代表的指向是我们老师,老师你选择了在海岛,就选择了365天全身心的一种陪伴和教育,那么成长行动这一块就包括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我们也是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个发展指标来呈现,然后因地制宜的去挖掘海岛上的这一些历史、人文、自然等等的一个海岛的资源,来开发这样的课程,从孩子的成长的角度,从他健康的角度,我们设计了八个主题的一个活动,比如说海丫丫上学记、海丫丫学丝路、海岛花园,这些都是我们给孩子们来设计的,让他们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面,把这些熟悉的而又陌生的事物,变成他一种教学的资源

【主持人】那现在就是开设了课程之后,我们涠洲岛的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范徽丽】因为岛上的居民都是以客家方言为主,所以刚进园的孩子呢,他主要的也是客家的方言为主,所以跟老师们交流这一块可能会有点困难,老师说普通话,但孩子他不能用普通话给老师回应,有时候听普通话的时候一下子还不太习惯,但一般过完一个学期以后或者两个月以后,孩子慢慢就会主动的跟老师用普通话去交流,而且这个推广普通话,也通过孩子来影响了我们海岛的家庭,家长也开始用普通话跟老师们进行这样的语言交流。我想不仅仅是对于孩子改变,而也通过了这个小手拉动了大手,也促进了这个海岛文明的一种进步。

【短片3】在范徽丽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涠洲岛幼儿园发展成为北海市幼儿教育的一个标杆。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在范徽丽的影响带动下,来到了海岛。让“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在北海市区、在海岛落地开花,照亮孩子们快乐成长之路。

如今,回到市区工作的范徽丽一如既往,继续着她对学前教育的执着追求,没有最美,只有更美,她希望教育能影响更多的人,能给更多的老师、孩子和家庭带来幸福和美好!

【主持人】您在教育过程当中最希望把孩子教成什么样?

【范徽丽】如果说对于幼儿教育,觉得我还是秉承这么一个“蒙以养正”的一个教育的理念,其实3-6岁是孩子情感,他养成的学习品质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那么在这一点上呢,我想要把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我们教育的始终,其实幼儿教育他也是一种生活,来源于生活,首先孩子他不理解什么是文明这两个字,但是我们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很多的一些行为习惯或者一些现象,那么小朋友他也会扩散去引发,有的小朋友告诉我说,文明就是一辆车只停一个车位,因为可能他跟家长周末去商场的时候,停车的时候就发现有些找车位是挺难的,有的车可能甚至也没有按规范停到车位里面,这是你看小朋友一个表达,所以我们就通过生活中的很多一种现象,结合孩子的生活,来从这种具体的一种形象,上升到对孩子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主持人】您在2019年10月也是荣登“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对于这个荣誉,尤其是“好人”的这个称谓,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范徽丽】如果说对这个“好人”(称谓),那我想结合我的职业,我的教师的身份,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做好我们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从这么多年获得的经验,怎么把它走向从经验走向科学,怎么能够给孩子的一种成长,提供更科学的一种支持和帮助,给家庭教育能够有一些更科学的指导。我觉得再做学前教育也不仅仅只是面向小孩3-6岁了,可能我还想把它延伸到0岁,从探索这个0-6岁的这么托幼一体化的这么一种研究,还要思考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幼儿园里面,他的家庭教育问题,我想这些都是我继续做学前教育,它要去努力的一种方向,

【短片4】范徽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带领团队坚毅前行,照亮孩子们快乐成长之路,成为全力以赴为党育苗的闪亮注脚。

范徽丽坚守着对幼教事业的那份初心,引导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坚实基础。让小朋友玩在一起、吃在一起、成长在一起,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从小扎根在孩子们心底,带领着老师和孩子,知行合一,渐行渐美。

【主持人结束语,特写转全景,音乐铺垫】有爱才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坚守学前教育最前沿的范徽丽为北海的学前教育事业开拓出一片快乐、健康、和谐的幼教天地。未来的路还很长,即便朴实无华,“园长妈妈”范徽丽,都将一如既往坚守教育沃土,用心谱写出更为绚丽夺目的幼教篇章!

(全景)再次感谢范徽丽园长做客我们演播室。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好人会客厅》,我们再见!


《好人会客厅》



四、《北海新闻》2022年11月4日

《北海新闻》2022年11月4日文稿:

1、【标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蔡锦军到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以实际成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海落地落实 毛艳琼出席

【导语】11月3日,市委书记蔡锦军到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市政协主席毛艳琼出席。

【正文】在宣讲过程中,蔡锦军与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干部职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分享了他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切体会,从党的二十大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二十大主题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详细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他说,党的二十大主题明确宣示和阐明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和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和“五个更大”重要要求,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蔡锦军强调,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认真领悟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不断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努力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北海力量。

蔡锦军说,希望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质北海、魅力北海作出新贡献。

市领导谭秀洪、张忠和、郑定雄参加。

2、【标题】蔡锦军深入铁山港区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时强调 强化要素保障 夯实产业基础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北海篇章 毛艳琼一同调研

【导语】11月3日,市委书记蔡锦军深入铁山港区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北海篇章。市政协主席毛艳琼一同调研。

【正文】在中石化北海炼化有限公司,蔡锦军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切实解决好企业的诉求和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生产需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玖龙纸业(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黄色的塔吊高耸、黑色的打桩机林立、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各个点位忙碌施工。“项目建设进展如何?”“预计什么时候投产?年产值是多少?”“还有什么困难?”……蔡锦军详细询问项目规划、建设进展、施工人数等情况。他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在建项目推进速度,积极谋划后续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来到广西广投北海绿色生态铝项目,蔡锦军详细了解项目规模、项目开工准备等情况以及亟需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主持召开项目协调会,与会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会上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蔡锦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作,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密切配合,合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企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提前谋划下游配套项目,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市领导谭秀洪、张忠和、郑定雄参加。

3、【标题】蔡锦军主持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时强调 杜绝麻痹松懈思想 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北海防线 李莉讲话 毛艳琼黄卫平出席

【导语】11月3日,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蔡锦军主持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杜绝麻痹松懈思想,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北海防线。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李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毛艳琼,市委副书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黄卫平出席会议。

【正文】蔡锦军指出,近段时间以来,全市上下团结协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付出了辛勤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理顺工作机制,各方面工作衔接顺畅高效,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输入的海陆防线,巩固了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蔡锦军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走私偷渡违法行为有所反弹、风险增加。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尽快完善疫情防控硬件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各项防控措施。要严防境外输入和“垣外”输入,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层组织力量,持续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

蔡锦军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紧盯各项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对各项工作的研究、部署、落实亲力亲为,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确保有问题马上解决。要高度重视督查检查工作,善于自查自纠,从自身找问题,立行立改、及时整改。

李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思想上依然不能放松,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行动上要继续抓好落实,强化社会面排查管控,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管理,尽快实现各类设施设备及数据信息互通互联,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要加大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力度,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依法依规安排支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市领导谭秀洪、刘缨、杨斌、吕勇江、郑定雄、孙环志、李建华、毛军等参加。

4、【标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李莉到银海区进村入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 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导语】11月4日,市长李莉来到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委、山梓村委进村入户,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脱贫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正文】“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首站来到宁海村,看到这里村容整洁,村貌美丽,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很开心也很欣慰。”宣讲期间,李莉用亲切的语言、通俗的事例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李莉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农业现代化。”李莉强调,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观点新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宣讲其间,李莉还走访了山梓村脱贫户和监测户。每到一户,李莉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村民们表示,这些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享受了政策、增加了收入,各方面有了保障,生活越过越好。李莉要求,要创新方式方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政策,让党的政策普惠群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其间,李莉还详细了解了山梓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大棚种植,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做法。

副市长欧余军、市政府秘书长李柏强参加。

5、【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文化北海”建设】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庞振新:创作无止境 珍珠贝里“雕文章”

【导语】海水珍珠贝是大自然的结晶,是大海孕育的生灵,它本身已是一种很好的陈列品,再经过工艺大师精心雕刻,更能增添几分生活情趣。今天,我们就走进贝壳雕刻手艺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庞振新。

【正文】这幅《水润贝泽·大学中庸》的珍珠贝微雕是庞振新大师的作品。作品用行楷字体以微刻的表现手法雕刻《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总共5300多字,用放大镜放大10倍以上才能看清楚内容。这种微雕难度大、耗时长,而且没有专门的工具,庞振新就用钢锯片制作成雕刻刀,一点一点雕刻而成。

【同期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庞振新:这个难,因为珍珠贝里面有一个不好,就是它打滑很容易断刀。如果你稍不留神,刀头它就打滑,打滑的话你要刻的东西它就废了,又要重新来,手的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一般我刻这个微雕都是利用晚上,晚上比较聚光,而且旁边的很静,那心很静,这样刻起来他就得心应手。

【正文】庞振新自幼喜爱书法、绘画、篆刻、文学。他利用天然海水贝壳为原材料,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把雕刻、绘画、篆刻融于一体,不断在方寸之间寻求创作上的新突破。在这幅《华夏之光——论语圣典》庞振新用了30个名贵的北部湾天然海水珍珠贝,将28个珍珠贝切割成小片,用行楷字体将16000字的整部《论语》雕刻成字,再将珍珠贝切割制作人物图像和文字,镶嵌在红木屏风上,配上中式玄关条案底座,作品典雅大气,充满中华文化的韵味。《华夏之光——论语圣典》也因此获得2020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大师精品工程金奖。

【同期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庞振新:每一年我都要求在原来基础之上又有一个突破,像我刚开始做这个贝雕时候也是单纯以文字为主,后来又有一些和线描的图案来结合,到现在和浮雕结合在一起,一步一步提升,除了这方面还要自己的技艺也要不断地提升,还有文化也不断学习。

【正文】庞振新接触贝雕已经20多年,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2012年他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通过创作赋予普通的贝壳文化涵义、把它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载体,庞振新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事情,创作无止境。他将继续这条艺术之路,让珠城这一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同期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庞振新:我们都是以贝壳为载体来宣传我们中国的文化。

6、【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文化北海”建设】第七届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有条不紊筹备中

【导语】第七届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即将在高德老街举办,目前各项布展、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正文】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突出展示民间文化艺术,公益性、市场性、民间性、艺术性相结合,展示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艺名家。本届博览会将有名家书画作品展、贝雕名家作品展、角雕名家作品展、观念里创意空间综合展等展览和文艺演出、车尾集市等活动。博览会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同期声】北海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第七届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总导演——胡杰:整个展区可以说琳琅满目,内容丰富,这体现了今年的这个文博会的特点。(删)我们的展览时间是5号的下午,到7号的晚上10点截止。那么在这个期间我们欢迎全市的广大的市民以及外来的游客,以及我们参加活动的本身的演职人员来进行来参观。

7、银海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甜水井入选广西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口播】日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自治区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我市银海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甜水井成功入选。

8、【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投资9亿元的远景合浦智慧储能制造基地开工

【消息】11月1日,远景合浦智慧储能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在乌家产业园举行。该项目计划投资9亿元,建设智慧储能电池制造基地,规划用地75亩,总规划年产能30亿瓦时,包括厂房、仓库等配套设施,达产后产值可达42亿元。其中一期规划用地30亩,预计2023年4月竣工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能10亿瓦时,年产值约14亿。

9、银海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消息】10月31日下午,银海区委主要负责人深入平阳镇横路山村、平阳村、包家村调研督导后评估迎检、乡村振兴、耕地保护、疫情防控等工作,并走访看望监测户,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后评估迎检、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及耕地保护、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情况。

10、市卫健系统举办廉政知识竞赛暨“医者说廉”故事会

【导语】11月3日,北海市清廉医院建设工作专班举办“扬清廉之风 守医者初心”廉政知识竞赛暨“医者说廉”故事会,引导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自觉做到知廉、敬廉、尚廉、践廉,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

【正文】活动分为“以案为鉴 知敬畏”“清正廉洁 守初心”“植廉于心 践廉行”“医心为民 勇担当”四个环节.活动中,党员干部职工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肃清 秦光荣 流毒专题片》;在廉政知识竞赛环节,各医疗单位参赛队选手们自信沉着、对答如流;在故事会环节,各医疗单位用朗诵、演讲、情景剧、歌舞表演等独特的方式,重温分享了古往今来不同人物清正廉洁的故事。

【同期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海峰:特别是要强化问题导向,全力推动清廉医院建设走深走实,(删)全体医务人员必须使廉洁行医入脑入心,绝不触碰“红包”“回扣”这两个高压线。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紧密扎牢清廉医院建设的各项制度笼子,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北海新闻》2022年11月4日



五、《”伍“观两会》


“伍”观两会——两会探营

(摄像:伍诺,拎那么多箱子干嘛呀?回家过年吗?)

伍诺:回家?北海就是我家,我要去参会。

大哥你能不能先别拍了,搭把手。

我已经拿到了我的出席证,还有里面的是房卡,这个袋子里面装的应该就是我参会的一些资料,接下来我们就去“开箱”吧。

好,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这包里有些什么。哇,厚厚的一堆资料,笔记本、疫情防控管理手册、口罩和消毒液、纸巾,因为这几天是阴天,所以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把雨伞,这些呢就是大会为委员们准备的装备了。

其实每年两会还有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那就是媒体。接下来就带您去探营媒体记者,看看他们都有哪些装备。

小冯,我们来探营啦!哇,这么多器材,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记者同期声:我们可以看到右边的这两台大一点的机器,它是我们的摄影机,起到的作用是传输图像。然后再来往左边一点看,这一排下来呢是我们的相机,相机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功能,只不过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作用,可以传递出更好的效果。再来我们看到这个我们的无人机,它作为我们的空中力量,可以在很多航拍镜头上面给我们提供保障。再往下走是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话筒,然后这些话筒呢,是我们采访当中需要用到的,还有一些小的像这种摄像机啊,这种都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再来左边是我们的后期编辑的一个软件,还有我们的整套装备然后给我们后期,就是必须要用到的一些东西。再来可以看到我这一件马甲,不要看它小但它装东西可真的不少,好了我要去工作了。)

伍诺:好的那我们就不打扰他了,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本次两会媒体记者大本营的所有家当,接下来我们就去接着去下一站去看看。

每回开大会我们在现场都会听到有工作人员宣读文件,这个声音是来自哪里呢?接下来就带大家探秘一下。这两位就是我们台的同事,我们在现场听到的声音就是来自于他们,可以用播音腔给大家打声招呼吗?马上就要开会了,紧不紧张?待会我们就期待听你们的表现。

好了,我们这次的两会探营之旅到这里就暂告一个段落了,期待我的下一个视频吧。


“伍”观两会——会声会影

欢迎各位同学进入小伍老师的两会课堂,接下来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两会知识点,大家记住咯。

两会可以汇聚民生倾听民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是一份荣誉称号,而是重任在肩。开两会,每一位代表和委员都在认真对待,接下来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大会的氛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怎么样,对于这座城市又有着什么样的意见建议呢?代表委员有话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分组讨论时看看。

(代表、委员同期声:重视利用新北海人名人的资源,加快推动品质北海和魅力北海的建设。带来的提案是利用好北海市红树林的优异禀赋,打造生态经济亮点和城市品牌。我的提案是吸引年轻人,打造亚洲爆款旅游目的地城市。这次我带来了一个建议,关于在北海形成网红城市的传播运作模式的建议。那么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专门提到了要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其中就指出了要开工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网红城市的项目。北海要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那么从我们科学界的角度来讲,就是智慧北海、科创北海、科普北海,那么来提升我们整个市民的科学素养。新建康养职业学院就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康养学校,为老年人群健康养老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证,我为北海政府点赞。)

伍诺:听了代表委员的声音,我们看到了北海精神,也希望这些期待都能化为实际行动。那我们这次的“伍”观两会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想要看到更多关于北海市两会的精彩内容和解读,请继续关注我们“看北海”视频号。

《”伍“观两会》


六、《“非凡十年•主播看变化”——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教育均衡“阳光普照”》

《“非凡十年·主播看变化”——

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均衡“阳光普照”》文稿

【主持人:李月】“非凡十年·主播看变化”大家好我是李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十年,北海教育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主持人:李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让更多的教育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同期声:学生家长】之前真没想到我们能够在附近的幼儿园上学,而且还是公办的幼儿园。对我们这样的脱贫户家庭又有优惠,又近又好。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主持人:李月】2012年,北海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公办的幼儿园”。10年间 ,北海积极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如今,不仅是城市的小朋友,就连农村的小朋友也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入园的愿望。

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主持人:李月】义务教育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时间最长、人员最多的学段。办好北海的义务教育事关北海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10年间,北海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区县基本均衡发展。

【同期声:教师梁文倩】我今年从教已经34年了。十年前,我记得我教过一个班有72个孩子,教室里面坐得满满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下去给孩子做辅导的时候是转不过身来的,我们这十年里面,我是看着我们学校的校园建,设整个教学氛围是一天比一天好的。

【同期声:校长石维广】这十年来,我们学校为了解决老百姓的上学问题,增加了20个班增加学位1000个左右,接受外来务工人子女比例是逐年上升的。让老百姓原来“有学上”到现在“上好学”。

【主持人:李月】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北海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教育公平理念将会继续在北海落地生根,教育公平的阳光将会会惠及到每一位北海的孩子。我们更相信,北海将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非凡十年·主播看变化”——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均衡“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