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1.p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北海广播电视台推荐参加2023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优秀作品公示(四)

发布时间:2024-03-09 13:09:02.0来源:

《惩治违法与生态修复并行 司法守护海岛青山绿水》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作品标题

 

惩治违法与生态修复并行 司法守护海岛青山绿水

 

参评项目

电视作品

   

社教专题

项目代码

B22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北海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法治北海》

节目时长

(字数)

6分57秒

播出时间

20234 月21 日 20 时

 

(主创人员)

周小芳、朱萌

编辑

韩建、莫元龙、 刘娟远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北海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之一,素有“蓬莱岛”之称,备受世人关注。4月18日,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开到涠洲岛滴水丹屏景区,审理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获知线索后,记者精心策划,通过报道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震慑不法分子的同时,向社会各界传达出北海市委市政府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加强对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守护好美丽山水,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涠洲岛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涠洲岛以其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一度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作品以“巡回法庭”审理案件为切入点,在报道庭审的同时,将更多的镜头放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宣传上,从而表现了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主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品以小见大,同期声丰富,现场感强。通过报道释放出北海市委市政府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厚植生态北海底色不动摇的强劲信号,对引导岛民和游客共同保护好涠洲岛的旅游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惩治违法与生态修复并行 司法守护海岛青山绿水》文稿

 

【导语】 418日,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开到涠洲岛滴水丹屏景区,审理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对周某、梁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赔偿生态修复金。同时,现场举行“涠鲸所爱 奔赴珊海”生态修复活动,以法治力量护航海岛生态环境。

【正文】当天巡回庭审的是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20228月,被告人周某驾驶渔船搭乘5人至涠洲岛附近海域,在该海底使用底拖网及法律禁用的电鱼方法进行非法捕捞作业,共捕捞2163斤渔获物。202211月,被告人梁某驾驶渔船搭乘5人至涠洲岛附近海域,同样使用底拖网及法律禁用的电鱼方法进行非法捕捞作业,共捕捞1464.8斤渔获物。

检察机关分别对周某、梁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庭审理后,以两人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判处周某和梁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和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同时,判令周某、梁某分别赔偿生态修复金34171.5元、12188元。

庭审结束后,两名被告通过新闻媒体公开道歉。

【同期声】被告梁某:不应该非法捕捞和损害海洋(生态)环境,希望渔民也不要做非法的捕捞了。

【正文】随后,法官给旁听的渔民和围观群众、游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讲解涠洲岛生态环境现状,以案释法,以法明理,鼓励大家学法守法,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旁听的渔民感慨地表示,一定要合法有序地开展渔业生产。

【同期声】岛民杨清泉:回去后我可以宣传给打渔的家人、群众,不要做非法捕捞,要保护好我们涠洲岛这个海洋的环境。

【同期声】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涠洲生态法庭负责人陆斐然:希望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这么一种形式,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了解到破坏海洋环境、非法捕捞对于环境的一个危害。让涠洲岛海域从事渔业作业的老百姓能够知道,有法院的力量在护航着这片海。

【正文】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资源,虽然仅占海洋面积的0.2%,却为超过30%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岛生态晴雨表,近20年来涠洲岛海域珊瑚礁退化了80%,很多原因是海岸受到严重的侵蚀,沙滩后退了100多米。作为涠洲岛极具特色的海洋生态资源,珊瑚礁被列为北海的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对象。

记者了解到,北海市两级法院继去年将罚没的生态资金用于种植珊瑚、修复珊瑚礁后,今年又相继投入20万元,投放人工珊瑚礁体23个。

当天庭审结束后,一场在海上进行的“海洋环境修复人工珊瑚礁投放活动”也拉开序幕。与会人员与工作人员一同乘船出海,将载有23个人工珊瑚礁的托架,投放到涠洲岛北部珊瑚礁生态修复示范区。同时还举行了“涠鲸所爱 奔赴珊海”生态修复活动,征集珊瑚守护者,认养珊瑚种苗。

【同期声】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涠洲岛珊瑚馆副馆长黄学勇:今天我们投放的是玻璃缸隔珊人工珊瑚礁体,它主要是投放于北海涠洲岛北部海域,它的水深大概是4米到6米之间,它上面会移植有鹿角珊瑚等涠洲岛本地的珊瑚种类,经过我们的投放礁体和人工移植,在这个自然海域里面它自然生长大概一到两年左右时间,就可以长满整个礁体,变成一个近自然的珊瑚礁。

【正文】近年来,北海市两级法院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植于心,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的同时,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活动,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让环保观念真正扎根海岛、走进群众心中。同时,通过部门联动、创新执行、环境修复、前置普法等方式保护涠洲岛沿海珊瑚礁。积极联合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涠洲岛珊瑚馆等部门,开展系列珊瑚保护活动,通过普法讲座、清洁海滩、珊瑚认养等形式,用司法力量,加强对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风险预防,守护涠洲岛海域美丽的“珊瑚海洋”。

【同期声】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吴慧:开庭审理的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两案,开展珊瑚认养及投放活动,既是司法护航涠洲绿水青山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一场生动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课堂,为保护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岸带贡献法院力量。

【正文】近几年来,北海市实施了一系列珊瑚礁保护措施,在北海市两级法院的护航、相关单位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涠洲岛珊瑚礁修复区活珊瑚覆盖度从5%提升到20%,鱼类等海洋生物显著增多,生态明显改善。

【同期声】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涠洲岛珊瑚馆副馆长黄学勇: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们涠洲岛海域的水质是有一个逐渐在改善的状况,这些珊瑚有一个更好的栖息的空间和一个环境,有效地繁殖,繁衍出更多的珊瑚,这几年涠洲岛珊瑚礁出现了稳定和逐步有恢复的这么一个状况。

 


《海岛牵挂》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作品标题

《海岛牵挂》

参评项目

电视社教专题片

 

   

社教专题

项目代码

B22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新闻综合频道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法治北海》

节目时长

(字数)

13分14秒

播出时间

2023年 2 月 3 日 20 时

 

(主创人员)

 莫元龙、周小芳、黄峙桦、韩建

编辑

刘娟远、韩建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在涠洲岛南部的一座小岛—斜阳岛上,交通难是这里的代名词。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民警何伟峰主动承担起这座小岛的管控任务,一干就是4年,他每月至少上岛一趟为这里的岛民排忧解难,在两岛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北海公安基层民警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代表,记者敏锐的捕捉到这一重要线索,精心策划,在小年夜这天与何伟峰一起乘船上到斜阳岛,“零距离”记录社区民警何伟峰的工作日常。这次体验式采访虽没有捕捉到所谓的感人事件,但却能从一个个温馨自然的画面里感受到何伟峰对斜阳岛的牵挂和全心全意守护岛民的真情。作品以小见大,让观众感受到基层公安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的崭新形象。

社区民警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何伟峰作为荒岛上的一名社区民警,他把自己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倾注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月月上斜阳岛走访,与岛民结下鱼水深情。他与妻子一起扎根海岛,把斜阳岛和涠洲岛当家,把岛民当亲人,尽全力为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大小事。何伟峰只是社区民警中的一员,通过报道让观众感受到社区民警一直在身边,充分展示了北海基层民警以脚步丈量社区、用责任守护平安的感人事迹。对进一步拉近警民关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作品现场感强,画面温馨感人,充满了正能量。是记者深入践行“四力”、改文风、接地气的一篇电视好作品。

《海 挂》文 稿

 

【口播】在涠洲岛南部有一个只有1.89平方公里的小岛——斜阳岛,至今还有9户18人留守在岛上。4年前涠洲派出所的民警何伟峰主动承担起岛上的管控任务,为岛上的村民排忧解难,在两岛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年前腊月二十四,记者跟随何伟峰来到了斜阳岛。

【现场声】何伟峰等人登船

【解说】当天一大早,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民警何伟峰与几名同事带上维修师傅,准备前往14公里外的斜阳岛,他们还特意去南湾街买好了饺子皮和肉馅,打算跟岛民们一起欢度小年。

【同期声】斜阳岛的那个发电机坏了,然后我们就联系到了一位邓师傅。如果没修好的话,我们也借了一台小的发电机供大家的照明使用。

【解说】斜阳岛人称小蓬莱,面积只有1.89平方公里,原来岛上有114户居民,以养殖和浅海捕捞、刺钓为主。近些年由于生活条件差,大多数岛民已经迁离,但仍有18人留守在那里,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交通难、看病难、读书难一直是斜阳岛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4年前何伟峰主动请缨承担起斜阳岛社区管控的责任。

【同期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去之前我们都是巡逻,然后岛上的群众我们也牵挂着,就是他需要我们带什么东西,我们会去联系斜阳村委会的干部,然后他们就收集村民所需要的东西。

【现场声】船行大海

【解说】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斜阳岛或隐或现出现在眼前。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这边是北面的那个码头,我们上去到村庄还有两公里左右,因为那边南面不好靠船,等一下我们就可以上岸了。你看村民的车都已经在那里了,就是来接应我们的物资一起搬的。

【解说】靠岸的码头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小港湾,也是岛周围条件最好的一个,如果遇到风浪大的时候,一般的船靠岸登岛都是个不小的麻烦。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我们出了两趟船,就是拉了两车三轮车的物资。第一车是村民购买的年货,然后他们是(搬)上来了。这一车,已经被村民卸了一半了,这次算是少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拿我们的那个艇装的话,基本上是三四车的。如果是没有三轮车在码头接应我们的话是很困难搬上来的,所以村民也很体谅我们,就是过到码头来接应我们。

【解说】待物资全部搬上车,大家一起步行进村。斜阳岛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最高处的羊咩岭170米,是北海市区海拔最高点。村子位于岛中央的一片平地旁边。从码头到村虽然只有2公里左右,但是有好几个陡坡要爬,很多第一次上岛的人都会感到不适应。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走完这段路感觉怎么样?记者:我走不动了,好陡啊。何警官:多走几次就不会了。现在是好的,因为我刚上来那时没适应,但是经过那么多次的来,已经熟悉了这种路,那体能都增强了。

【解说】何伟峰告诉我们,岛南边还有一个小码头,离村子虽然更近,但有100多个阶梯,坡度有60多度,更难行走。去年7月新冠疫情管控时,涠洲岛和斜阳岛之间的物流来往被暂停,岛上生活物资紧缺,何伟峰主动和村委对接,在所里的支持下多方筹集到几百斤大米和一批油盐、猪肉、蔬菜等物资,当时全是靠肩扛手提从那边运上来的。

步行半小时后,一行人走进斜阳村,何伟峰马上召集维修师傅来到发电房查看线路。目前岛上有一台发电机每天供电三个小时给岛上居民使用。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已经危房了,下雨就漏水的,回南天什么的都是潮湿,里面到现在都是还有积水,前几天下雨。因为雨跟铜线那边有接触,就会烧掉烧线。烧线还是小问题,你如果是大烧的话,基本上就是那个发电机坏完了,就要重新换了。

【解说】经师傅检查确认,发电机因为线路短路已经被烧坏,维修非常复杂,有村民提议用备用的发电机来更换线路。

【现场声】现场搬运发电机……

【解说】经过20分钟的抢修,线路恢复正常。

【现场声】岛民黄阿姨:有电了,终于来电了,谢谢何警官。

【解说】修好发动机,村民们可以安心过年了,何伟峰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钟阿姨。钟阿姨:呃,你好小何,你又来啦!何伟峰:是啊,今天小年,带了饺子皮过来,一起包饺子吃哦。还有一点年货。好的,谢谢!

【解说】看到钟阿姨正在忙活,何伟峰接过钟阿姨手中的锯,很自然的锯了起来。

【现场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钉着就行了,是吧?我在家做过这种的。

【解说】岛上的村子是由一排不到200米长的房子组成,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珊瑚石搭建的,虽然坚固耐用,但是还是比较简陋。原来村旁有一所小学,前些年合并到涠洲了。与涠洲人讲客家话为主不同,斜阳岛的居民大多祖上来自广东雷州地区,说雷州话和黎话。由于岛民们出岛不方便,每次上岛前,何伟峰都会通过村委集中收集岛民们需要补给哪些物资,帮他们一起带上去。后来,又在所里的支持下将“警务+解忧超市”机制引入斜阳岛,为留守的岛民们排忧解难,长时间的相处,岛民们都与他“称兄道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同期声】岛民邓大叔:经常来的,有时候他开那个船巡逻,基本上有时间就上来看看我们岛上那个村民。有困难就打电话给我们何警官,是哥们。不摆架子,何警官和我们的村民一样,聊得来。

【同期声】岛民钟阿姨:就是像家人、像亲人一样。

【同期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就是每家每户我们去到那里他会都会留我们下来坐坐,谈谈生活上的事情,然后有困难也会跟我们说。我们以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解说】近年来,由于布氏鲸经常出现在斜阳岛附近海域,引发了一股观鲸热潮,涠洲一些快艇艇主私自载客观鲸,严重干扰了鲸鱼的正常繁衍和生息。

【同期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那个涠洲岛跟斜阳岛的那个距离,那个海域的距离中间,有一个是布氏鲸鲸鱼经常出现的一个海域,有些游客呢就慕名而来,到涠洲这里想观鲸。然后有些人就做起了这些观鲸的生意,然后就是搭载那些游客过来这里观鲸鱼。所以我们送物资的同时,我们也是巡逻的。如果是看到了有过来观鲸的游客,我们会劝离他们。

【解说】何伟峰经常向岛民宣传有关保护政策,提高岛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岛民们出海作业时都会主动履行保护鲸鱼的责任,遇到观鲸的游艇时,他们会主动打电话给何伟峰,如今前往斜阳岛观鲸的现象已经大幅减少。

现在岛上还有蔡爱群一户贫困户没有脱贫,是何伟峰重点关注的对象。当天,他还特意带了灯笼和对联,还为他准备了年货。

随后,何伟峰召集大家到黄梅英家包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现场还吸引了来岛上陪老人过年的孩子们。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

【现场声】新年快乐!

【解说】由于天气预报当晚将要起风,所以下午五点何伟峰他们离开了村子,踏上了返程的旅程。为来往方便,2020年何伟峰学会了船舶驾驶,并考取了海员证。三年来他每月至少来一次,有时候甚至每个月来两三次,不知不觉中斜阳也走进了他的心里,成为了挥之不去的牵挂。

【同期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斜阳岛村社区民警——何伟峰:因为斜阳上的那些经过台风吹刷,然后有很多都是属于危房了,然后我们都是准备是年后就跟村委一起上去,把那个警戒线拉上,让大家不要靠近了。

【解说】第二天,何伟峰难得没有工作安排。一大早,他与爱人一起叫孩子起床,帮她穿好衣服,打算趁着周末到海边看看。

何伟峰是广东梅州人,2007年入警,2019年来到了涠洲派出所,这一干就是4年。由于几个月才下岛回家一次,与爱人孩子常年分居两地。为了支持他的工作,2021年,妻子刘春霞舍下了广州的工作、亲人和朋友,带着女儿来到了涠洲岛,所里一间一室一卫10平方的宿舍就是他们的“家”,刘春霞常常跟朋友开玩笑说:他守岛,我守他。

【同期声】刘春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的事,把家里面小孩这些(家里的事情)都打理料理好,让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去做他自己热爱的事业。

【解说】在一代代社区民警的努力下,斜阳岛在过去的37年里实现了‘零发案’。目前涠洲派出所辖区的2个社区、9个村委会都有何伟峰这样的社区民警,他们用平凡的付出践行着“治安最好、发案最少、调解最快、服务最优”的承诺,在他们的努力下“夜不闭户、车不上锁”已经成为海岛治安新常态,成为祖国南疆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岛样板。

【同期声】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所长潘光雄:他们都能够很好的继承我们涠洲派出所忠诚担当、以岛为家、倾情为民、守护平安的守岛精神。这个守岛精神是我们一代代守岛民警在实践和传承中一步步提炼形成的,他们都是践行枫桥经验的代表,为民所想、解民所忧,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百听不厌的歌谣-月光光》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作品标题

《百听不厌的歌谣-月光光》

参评项目

广播文艺

   

音乐节目

项目代码

C11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北海通音乐广播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音乐时光》

节目时长

(字数)

26分50

播出时间

20239月29日17时02分

 

(主创人员)

林丽、张进

编辑

林丽、梁良、张祥敏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为进一步弘扬和挖掘当地的音乐本土元素,积极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作者通过多年收集到各种版本演唱的歌谣《月光光》,不仅有粤语版、客家话版,一首质朴自然的流传盛广的歌谣,在南方粤桂地区广为传唱,在节目中主要介绍的粤语版和客家版的《月光光》,通过朗朗上口,欢快节奏、简单音符的童谣,展示了先人当时的生产生活的场景,当时人民交往频繁,文化的渗透,伴随着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百听不厌。

经典童谣,选择在中秋节当天播出,月光光与中秋月亮,有相同场景也有月圆团圆思念的情绪,节目并不只停留在欣赏和聆听,而是延伸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少音乐人在原曲调基础上的创新,把月光光元素运用到新的创作歌曲当中,表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通过不同的方言演唱,相似的曲调的月光光,这种文化的融合,来展示我们的民族大团结,深挖这些刻入骨子里的文化记忆,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我们的民族大家庭的和睦相处。

百听不厌的歌谣---月光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花好月圆,中秋佳节如约而至,今天的节目与大家一起聆听与月亮有关的童谣《月光光》。

出:粤语版月光光儿童这是一首孩子睡觉时哼唱的粤语童谣,(出:客家版月光光儿童)这是一首在哄孩子睡觉时唱的客家童谣,这两种不同方言的摇篮曲,有着共同的名字《月光光》,两首童谣曲风不同,却都朗朗上口,作者和创作时间都已经无从考证,但却都有着最为广泛,最为深远的影响。(出:粤语版月光光)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方言的多样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而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童谣,特别是在方言歌曲上,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其各自的内涵和文化氛围,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仅《月光光》就有广府、客家、潮洲等不同的方言广为传唱,版本有35个之多,我们主要介绍粤语版的《月光光》和客家版的《月光光》。

(出歌:月光光男生)

粤语版的月光光》因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其市井化的语言和简单的音符在广东街头巷尾流传,珠三角地区居民基本都是听着这首歌谣长大,对这首歌烂熟于心,已经成为了几代广州人的童年回忆。

(出: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音乐老师黄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粤语童谣、、、、、、)

月光光传唱至今当中蕴含独特的艺术魅力,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五谷丰收堆满仓啰,老老嫩嫩喜洋洋呵。”,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先人的民俗习惯。这首曲子的音乐形象包含了粤语丰富的声调变化:如调式、调性、旋律线、节奏等。

(出歌月光光)陈百强

《月光光》。歌词中的“虾仔”是老一辈对孩子的昵称,包含着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童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夜晚,月明星稀,月光撒在屋顶,忙了一天的母亲,在小孩子的摇篮前哼着《月光光》,哄着孩子入睡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出歌月光光张德兰)

这首童谣质朴自然的旋律,包含着岭南地区的水乡生活图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它始终是当地居民刻进骨子里的文化记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岭南人民。

时代在进步,歌曲也在创新, 2010年,广州音乐人东山少爷创作的《月光光照羊城》,被搬上了广州亚运闭幕式,用新的方式去重新表现这歌的神韵,通过歌声把古老而又年轻的广州介绍给全世界。(出歌:月光光照羊城

   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歌手王菲登台献唱主题歌《湾》。这首由王平久作词、常石磊作曲的主题歌,借鉴了童谣《月光光》的歌词:“月光光,照地堂”,描绘了“天祥地和”“夜借渔火”的安宁闲适, “圆满万家灯火”的幸福美满,欲乘长风,挂帆追”的豪情壮阔,表现传统与现代兼具、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大湾区精神(出:歌 湾王菲)

月光光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人在迁徙中把耕读传世的理念,融入歌曲中,让孩子在唱着歌谣接受这些思想。每当月洒清辉时,客家阿妈教孩子哼唱起月光光的童谣。客家童谣也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客家人的生活。《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海内外每一个客家分布区都有这首《月光光》,无论是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客家人聚集地区,由于受到各地客家生活环境的影响,每个地区的《月光光》的歌词有少许的差别。不管哪个地方版本的《月光光》都有劝学的含义,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罗鑫老师点评这首歌说,“一开头就讲秀才郎,读书参加科举,改变命运,不读书就没老婆,因此这首歌灌输给小朋友就是要从小好好读书。通过莲塘、韭菜、鲤鱼等意象,《月光光》这首童谣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地区的风俗民情,比如莲塘背,客家传统民居都有水,围龙屋里面都有半月池。比如说种韭菜,韭菜长长久久结亲家。客家人看到荒地都想要去种菜的冲动。”出:深圳石岩永田小学老师教唱《月光光》

    客家人到处迁徙,四海为家 而最具代表性的情怀就是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它就是一首客家心曲70多岁爱国印尼侨领熊德龙先生在深圳大浦商会周年大会上唱的月光光:(出音频)

近年来,不少音乐人在传统《月光光》童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赋予了客家童谣新的生命力及时代气息.

90年代初由广西客家音乐人曾龙城创作《月光光》表达了下南洋的客家人对家乡的思念,曾龙城老师表示出:曾龙城创作《月光光》)

这是一首广东倪永东作词、阳成作曲的《月光光照故乡》

这是一首广东梅州陈善宝创作,张琳演唱的《月光光 秀才郎》

上世纪80年代末, 

   每到中秋赏月时,《月光光》总是会被无数客家人哼唱唱着《月光光》童谣长大的客家孩童,长大后也开始追随着月光四处闯荡,《月光光》成了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童年,也成了故乡的那轮明月。

(月光光 压混)

中秋节不仅意味着家人的团圆,更意味着家国情怀的释放,不管是什么版本、哪种语言的月光光,它都是孩子们最美的记忆,童谣让那些深埋着的记忆刹那间全都复活了,哪怕只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景物,也足以让我们惊喜万分,回味无穷。这百听不厌的童谣《月光光》,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在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和睦相处,让不同的根脉融为一体,为了美好生活奋斗,各自精彩、美丽绽放。

这期音乐节目播送完了 谢谢收听


《风起再扬帆》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作品标题

《风起再扬帆》

参评项目

广播文艺作品

   

文学节目

项目代码

C12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北海新闻综合广播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悦夜悦动听》

节目时长

(字数)

11分58秒

播出时间

2023年 12  月 1  日  21 时  02 分

 

(主创人员)

赵帆、唐燕玲、王丽亭

编辑

苏媛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此考察,并提“让文物说,让历史说,让文化说”的重要指。文学专《风起再扬帆》以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年)运动会在北海举行圣火集仪式为契,以重要文物羽纹铜凤灯和波斯陶壶为线索,让受众真切感受到到东西方中原与边陲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历史,引“当此际,‘一带一路’点城市北海,更应勇立潮头,奋楫笃行”的光荣使命。

文学专题《风起再扬帆》创作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海丝文化”孕育了先民们勇敢无畏、海纳百川的胸襟,作者思接千载,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足迹追寻遗落和湮没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学性,挖掘“海丝”丰厚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作者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文脉,进行继承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海丝故郡焕发时代光彩与神韵。

作品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构思精巧,声情并茂,制作精良,文字流畅,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涵养性情、认知历史之作,既有在地性,又有传播性,值得推荐。

《风起再扬帆》文稿

 

朗诵及配乐,属于古典抒情,有古意而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男)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诗歌《鹦鹉螺》中这样描述: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鋩,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女)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只能凭藉着想象来勾勒海上风光。隔着层峦叠嶂的波涛,隔着腥咸凌厉的海风,异域究竟是珠宫贝阙?还是弥漫着腥风怪雨的幽荒之地?尽管想象力十分豪华,却也依然无法穷尽大海的神秘与瑰丽。

 “外世界”的向往和征服是从古至今深植于人们心底的一个勇者梦。

(男)先辈们借助勇气,借助舟楫,扬帆远航,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献,记载了独到而生动的体验,交流着新奇又珍贵的物品。

唯其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唯其开放的胸襟和视野,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灿烂的西方文化,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璀璨光华。

(转场)中间部分端庄平和,叙事清晰,娓娓道来;

(女)沧海浩茫,潮落潮涨。

北海,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拥有“古代中国南方门户”之谓。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首设合浦关,关侯、关吏管理进出境事务。

“合浦”,江河汇集于海的地方。从西汉时期,先民利用沿海自然形成的避风场所和出海通道,把生活空间从陆地扩展到海上。北海港也就是古合浦乾体港,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男)2,000多年前,也是在这片海,红树林郁郁葱葱,日出时分,东北风轻拂,海面波光潋滟,海鸟围绕着船舷翩飞,声声清亮婉转的啼鸣,彷佛岸边人声声不舍的呼唤。

远航的船队,多是由二十至三十艘艨艟巨舰或三桅大船组成。船队载着丝绸、瓷器和合浦珍珠,船上的黄门、驿长、商人、水手们既心怀忐忑,又充满了远行的昂扬和兴奋。

女)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庞白感慨地说:

(同期声)看着他们出海,回家……

拂去历史的尘烟,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详细的文献在《汉书·地理志》清晰可辨:“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都元国”约在今天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约在今天的缅甸,黄支国即今天的印度……

(男)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语重心长地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文物里隐藏着悠远的历史密码,也蕴藏海丝往事的文化符号,等待后来者赓续文脉,挖掘打磨,光华再现。

(女)上世纪70年代,合浦县望牛岭发掘西汉晚期一号汉墓时,出土了一对羽纹铜凤灯。铜灯造型宛如双足并立,昂头回望的凤鸟,凤鸟尾羽后曳,端庄安然。更为精妙的是其环保理念:凤的背部有一圆孔用来放置灯盘,腹腔盛水。当灯点燃之时,蜡炬的烟气通过凤嘴进入颈部,抵达腹腔,溶入水中,满室洁净。先民的巧思,令人慨叹。

(男)青铜制造的工艺来自中原,而凤尾錾刻的羽纹则是本地常用纹饰,“羽纹铜凤灯”蕴含着合浦在汉代时的文化交融。这盏融艺术和智慧于一体的铜凤灯也曾多次飘洋过海,去往东亚和欧洲多国,栩栩如生地讲述着中西方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

(女)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遗存研究及相关历史文献整理》首席专家熊昭明:

(同期声)一南一北,一海一陆,见证交往交流。

女)天高海阔,往来频仍。合浦汉文化博物馆二楼“碧海丝路”展厅,一只波斯陶壶神秘而典雅地挺立着,青绿釉色鲜亮温润,造型充满异域风情。

(男)《汉书·地理志》有言,“蛮夷贾船,转送致之”。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科技传播之路。考古专家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发现中国汉代生产的铜镜、陶器等,西方的玻璃制造、采珠、宝石加工和冶铁等技术,也在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女)这只陶壶,于静默中见证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交往、通商、贸易的岁月流光。

……音乐转换,结尾部分大气磅礴,有豪情满怀,信心倍增,但亦有分寸,情感交代来龙去脉水到渠成,顺畅稳定。

 

(女)“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古合浦乾体港旧址上,如今,新建了全景交互式旅游景区——海丝首港。10月23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此举行

(男)圣火点燃的一瞬间,我看见采集火种的女孩眼睛闪烁着莹润的光芒,我彷佛在她的笑靥里看到了2000多年前,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国际贸易港盛景,在今天又一次溢彩流光;我仿佛看见这条千年海丝路上,走过一位位笑容欣慰的名人大家,孟尝、马援、费贻、苏轼、汤显祖、岑麟祥……宛如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辰,他们无限期许地凝视着后辈们追寻的目光。

(女)北海政协文史委主任梁思奇感慨:

“海丝文化”中有先民的海洋意识,有“和安天下”的强汉气派,有“马革裹尸还”的家国情怀,有边陲与中原的文化融合,有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有万里瞻天的耿耿忠心;而“南珠文化”中则有“珠还合浦”的循吏品格,有廉臣良吏的嘉言懿行,有不畏风波的进取精神……

海丝路相连,文化相承,民心相通,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倡议,让2,000多年文明记忆焕发光彩,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崭新路径,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男)翻阅历史画卷,弦歌铮鸣文脉悠长;书写时代华章,勇立潮头向海图强。当此际,“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北海,更应勇立潮头,奋楫笃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海锦绣篇章。

(合)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

 

你刚才收听的是广播文学专题《风起再扬帆》。

撰稿、编辑:赵帆、高峰、唐燕玲

播音:嘉虹、东阳

录音合成:杨睿


《美文共赏》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作品标题

《美文共赏》

参评项目

广播作品

   

广播文艺栏目

项目代码

C17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北海新闻综合广播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美文共赏

节目时长

(字数)

50分31秒   45分25秒  45分15秒

播出时间

2023年11月26日11点00分48秒   2023年12月10日11点01分23秒

2023年12月24日11点01分23秒

 

(主创人员)

吴小琳、王柔卜、李东阳、敦威

编辑

吴小琳、李东阳、王丽亭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北海新闻综合广播从2019年12月8日起播出《美文共赏》栏目,首播时段是周日11:00,下周六11:00重播,每期节目45--50分钟,2023年度共播出52期。《美文共赏》是一档配乐广播文学节目,通过对本地作家原创文学作品、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名家名篇等的演绎和解读,让听众得到心灵的抚慰,同时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和思考的启示。栏目编辑具有较高的采编能力,善于选择有意境而不抽象、内涵深入而又形象的原作进行深入浅出的润笔和合理的编排,锤炼字句,并使文字与音乐、歌曲巧妙融合,引起审美想象。栏目主持人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情真意切的感知中领悟文章作者的意图,将书面化的文学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广播语言,使听众身临其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该栏目播出后引起听众的广泛关注,并在北海广播电视台官网、蜻蜓FM、喜马拉雅等平台同步播出,传播效果良好。

该栏目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格调,广播节目特点突出,感染力强。选送的第一期节目主题是“心中有片海”,为2023“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特别制作,使听众深入了解本地人文风貌;第二期节目主题是“童心旧梦”,介绍北海民俗与家园往事的书籍《童心旧梦》,消解人们心中的乡愁:第三期节目主题是“书信情缘”,分享了数字化时代下书信带给我们的情感寄托。节目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独特的广播语言艺术,为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高质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平台。

选送广播文艺栏目《美文共赏》2023年度播出的三期节目文稿

 

第一期:美文共赏——心中有片海

 

《美文共赏》版头:让文字触碰你的心灵,让情节引发你的沉思,让故事启迪你的人生,这里是美文共赏。

男: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美文共赏》节目,我是东阳。

女:我是丁丁。咱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北海三面环海,拥有蔚蓝的大海、美丽的海岸线。

男:这里每一条路的尽头都通向大海,这里发生的故事都与大海有关。

女:生活在这里的你,有好好看过你身边的那片海吗?有认真听过潮起潮落的声音吗?你在海边等过太阳下山吗?

男:大海是一本书,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应该时常去海边走走,让海风吹拂,涤荡心灵。

女:文学评论家、作家李美皆每年不定期旅居北海并创作。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很喜欢北海,一到北海就感觉心情莫名的好。在北海买了房子,透过窗子就能看到海。每天写作,看书,散步,去侨港吃点东西,在银滩看日落,每天都自由自在,有一种整个生命都被打开的感觉。”  

男:今天的《美文共赏》节目,我们首先来分享李美皆的文章《沿着海岸线寻找风》。

(音乐渐起,压混)

男:在海边,我曾创下三天未吃任何陆地食物的个人记录。

有人不吃水里的,尤其不吃螃蟹;光吃土里的,尤其是土豆。“土食动物”的解释是:土豆,那是多么端庄敦厚,土里的东西吃下去肚子殷实;螃蟹,那么张牙舞爪的东西,也有人吃吗?而我对于海鲜的钟情,跟“土食动物”恰是“反其道”就对了:吃海鲜,吃下去的是钟灵毓秀的“蓝色文明”呀;“吃土”,不是要吃成泥菩萨吗?我甚至想起了贾宝玉的理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因此,更为自己找到了钟情海鲜的文学依据。我见了海鲜便清爽,见了土豆,就觉得要长肉——在全民减肥的时代,这才是硬道理。

“结”在礁石上的小个头牡蛎连礁石一起端上来的时候,吃是伴随着声声欢快的尖叫的。这牡蛎就是与礁石长在一起的,干脆连礁石一起砸下来了,烤礁石,就熟了牡蛎。食客像从向日葵花盘上剥葵花籽一样,一粒一粒剥下牡蛎,嗑瓜子一样磕了吃,这是多么有趣的吃法。怎么吃跟吃什么同等重要,食物如果不仅好吃,而且好玩,那不更是活色生香了吗?

对于一位陆上客来说,吃海鲜最好的佐料莫过于好奇心的满足。你首先得打破好多想当然。比如,不望文生义地把“藤壶”当作藤蔓类植物,而是当作海鲜。“鹅颈藤壶”,又名“佛手螺”“观音手”“狗爪螺”“海鸡脚”,由这些名字,你就可以明白它是多爪的。在少见多怪的陆地客印象中,贝类不都是一整个的囫囵壳吗?哪还会分出爪来!但这个叫鹅颈藤壶的家伙,就是在聊且视为“鹅颈”的囫囵壳下面,生出了一些硬硬的爪来。这些爪里面没什么可吃的,对人没用,但对它自己的进化和生存,可能是很有用的吧?没准它们是保留自身物种存在的有力抓手。鹅颈藤壶吃起来感受复杂、头皮发麻,你得掰开一些死去的爪子,不敢进一步想象那是什么动物的爪,当然更不敢想象是人的长指甲……你的嘴一边往下吃着,你的胃一边勉强地欲迎还拒着,难怪它有“来自地狱的海鲜”之称。但,这不也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吗?不要以为自己吃了个鸡爪鸭爪鹅爪就穷尽了所有爪,你吃过螺爪吗? 

吃红钳蟹、青蟹、马蹄螺、牡蛎、芝麻螺,还有那总被外地人当作乌贼的望潮等,都是家常事了,必须有点异象的才值得一说。比如辣螺,那种辣,有点烧,像吃了生石灰。注意,这种辣不是川菜的烹饪手段,而是螺天生的辣,如辣椒天生是辣的一样。再比如海瓜子,小小的颗粒,确如瓜子,当是喝酒的好菜。但明明是混充瓜子的货,却有一个十分“萝莉”的名字:彩虹明樱蛤!这才是让你瞠目结舌的地方。我可能天生是热性体质,爱吃也能吃生海鲜,简直就是要把自己吃成生猛海鲜的劲头。吃海鲜图的就是一个鲜,那最鲜的,无疑就是生吃了。简单粗暴地说,鲜就是腥,怕腥就不要吃海鲜。生腌蟹,那腥得呛人的海洋气息,使很多人望而生畏,我却大快朵颐十分过瘾。用酒生渍的醉泥螺,也是我的大爱。醉泥螺的吃法类似螺蛳,却不像螺蛳肉那么不爽快,涩涩的半天不肯出来。泥螺肉是滑滑的,嘴巴一嘬,“嗖”就进了你的嘴,鲜味弥漫。黄泥螺必须是长在无沙的泥涂中,如若有沙,吃起来就牙碜了。

满足我好奇的心和好奇的胃的,其实不仅仅是那新异的海鲜,还有海边人化神奇为平凡的那种做法,这也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新异了。比如,昂贵的野生黄鱼,拿到外面的世界,那么稀罕的东西,一定是“怎么做你也不够”的了,而在海边,我看到的经常的做法就是拿雪菜沫作配而已。这里好多贵族海鲜都是用极平民的咸菜衬味的,看起来简陋,吃起来却地道味正,不会为佐料的味道而分神,是大俗大雅的完美结合。

大多贝壳类的生长处,要么在礁石,要么在滩涂,它们的生活应是具有观赏性的,尤其那富有喜感的弹涂鱼,可惜,我几乎不得见。那些采贝钩蟹的渔家绝活,往往也都有酷酷的劳动的美感,可惜我也不得见。我见到的它们已经是海鲜。我想,海鲜一词,就是为食客准备的,是供应链末端的词汇;不会有渔人出海时心里想着:我要捉海鲜去。其实它们才是海的主人,可一旦上了陆地,就只有一个食物的名字:海鲜。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享用着海鲜,对海、对渔人充满感恩与愧疚。用这种方式,我也参与了生物链。而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大海。

村上春树说:“为什么一看海心里就会安稳呢?大概是因为坦坦荡荡什么都没有吧,一望无边的确很妙。”他说出了海的开阔与和坦荡对于人的吸引力,尤其对于那些来自乌泱乌泱人头攒动各怀心机的大都市的人们。海是大陆的边缘,也是人群的边缘,越往海边去,人就越感到满是清气。往高处去如西藏走,也给我这种满是清气的感觉。甚至,想起海边的朋友,都有一种来自遥远山海的撩动,使我升起去那里的欲望。

然而我知道,作为风景的海和作为渔人“庄稼地”的海,是很不相同的。渔人所感受的海,更像家人般亲切,也更如易经、八卦般玄机莫测。海癫狂起来,就像一个妇人丧失了所有的矜持,那掀起的浪如妇人疯长的长发,似乎足以把一个小岛鞭进海底,船就更不消说了。原本,岛就是固定的船,船就是漂浮的岛。因此,靠天吃饭的渔人们特别敬天畏神,可以说,对自然之力的畏惧有多深,对于神灵的敬畏就有多牢。母岛与子岛的关系,恰似母与子的关系。那远远脱离母体的子岛们,则更像漂泊的游子。飓风来袭时,岛也成了一艘随时要被掀翻的小船,可以想见,岛民的不安全感有多么根深蒂固了,他们怕是在梦中都摆脱不了流离感吧?是桥,使岛屿结束了孤悬状态,使岛与岛相连,似兄与弟牵手,从此他们不怕被海潮冲散。

这一切,都是看风景的游人们看不到想不到的,他们看过了太多的桥,城市的高架桥已经像血管般密布,一座桥出现在哪里,他们都不会感到稀奇的。

印象最深的,是沿着海岸线寻找风的行程。车行海边路上,风呼呼地灌进来,似乎一个气态的海在与人拥抱。海与路之间,是山或树林,或者,是各种命名为“岙”或“浦”的地方。它们不规则的阻挡,避免了人对海的审美疲劳,车不停地走,人就不停地换一个地方与海照面。海在松下或礁石间,安谧地停泊着,贞静如少女,白色的浪花似少女的裙角,向着岸优雅飘拂。间或停车下来,360度感受风,那混合着海的气息的浩荡的山野之风,或者混合着山野气息的海的大口呼吸。春山满满杜鹃红,与海辉映,你在山海之间,恍惚间感觉生命也是八面清风。一直走,一直感受着人交托于自然的快意。直到海上石林,那快意达到顶点,生命的交响曲飚到最后最高一个音符,即令乘风归去,似也心甘了。

秋冬的滩涂,总让我想起简·爱离开罗彻斯特后跋涉和昏倒的那片荒原。那黑色的潮湿的旷野,莫名散发着十八九世纪欧洲小说的气息,旷野上的风,似乎吹拂过简·爱们的脸颊和鬓发。那些叫滩涂的地方,是海与陆的过渡区域,或者新生的不成熟的陆地。岛民对于陆地有种特别的看重,所以围海造田。围塘、养塘的改造海塘的过程,丝毫不比改造知识分子的历史进程简单。这个过程还让我想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父亲登船而去,女儿在湖边等待,每一天都来等,一直等到老去,终于,湖干了,变为滩涂,一条沉睡在湖底的小船显露出来,那是父亲离去时的船。水干涸处,爱呈现,那滩涂,似乎就是一个爱的胸膛。海边人围海造田的过程,何尝不是向大海要一个爱的胸膛呢?万亩良田,是海边人发光的愿景,从水荡里的野鸭白鹭和大米草,从滩涂上的灰天鹅回报的天鹅蛋,他们感受着万物的恩泽。

歌曲:向海而生(陈楚生演唱)

女:北海,像一个伸向南海的温情臂弯,人们在这里筑起了世外桃源般的家园,与他们为邻的是鹭鸟、白鸥等稀罕的生灵和一片蔚蓝的海洋。梦醒时分,鸟语花香,连空气都有爱的味道。

男:这是广西著名作家冯艺笔下的北海,他在《早晨,北海》这篇文章中不仅仅对北海的景观进行直观的描写,还写出了我们这座城市丰富多元的历史面貌和人文情怀。

女:请听冯艺的文章《早晨,北海》(节选)。

(音乐渐起,压混)

男:记忆中,我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影片一开始,一位年轻的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迎着清晨的阳光,吹着轻柔的海风,穿过遍地花草,来到海边,登上了一座灯塔,眺望太阳,聆听海浪拍岸。此情此景,竟然久住我心间,很长一段时间明镜般的不时入梦,真是美好,原来人的一天是可以这样开始的。

没想到,多年之后,我也身临其境地钻进这样的梦境,那是在北海。冠头岭是北海西端的一个山头,山上有座灯塔,据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至今还给往来的中外船只导航。我来时,山上开着的杜鹃花露珠欲滴,睡了一夜的鸥鸟向着阳光,自由盘旋,时而向着蓝色的海面俯冲,嘎嘎地鸣叫,玩着蹦极般游戏,时而又安静地伏在树梢。我从它们身边走过,它们只用眼睛瞟瞟,一点儿不惊慌。

北海像伸向南海的臂弯,整个半岛都得到了蔚蓝色的抚慰,人们来到这里,都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纷纷扑进了银滩,迷醉在这和煦的晨风中,沉迷在这细软的白沙里。八面临风的自然优势,使这座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海风穿过繁茂的榕树,留下的是清凉。

珠海街,是闲逛休憩的好去处,平民化和生活化散发着解释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每时每刻,都会有熟识相伴的感觉。在那些欧式骑楼建筑中,就有作家陈建功的祖居。尽管建功兄离开故土已五十多年,但他对珠海街的那种深情更为“得瑟”。他说:“在我看来,真是一个百看不厌的所在。每次回来,我回到街口的一家咖啡馆喝杯咖啡,俨然要先品品百年的香醇。然后就站在当街,眺望那由近而远的、中西合璧的骑楼。曲曲折折的屋脊,在湛蓝的天空上勾勒出一对棱角起伏的线条,延伸向遥远的天际。”如今,年轻人都搬到哪些钢筋水泥建成的“盒”子里去了,老年人依然不舍离去。每当我从街上经过时,依然会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对这街景在自拍或被拍,有的则用拿着刚刚出锅的虾饼,一边吃一边闲逛。我也常常听到从某一间老屋里,传来一阵富于南国韵味的粤曲声,声音中汩汩流淌出一股古风余韵,那些长满青苔的石基和瓦砾似乎在告诉我那些曾经繁华的故事。这些故事很神奇,也很深情,它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着说不尽的风雅清韵。

此时,我想起著名社会学家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消亡与生长》一书中写的:“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生活状态。”因此,对我而言,北海老街的风清雅韵便代表了北海的生活状态。老街是北海人的生活空间,他们每天来往穿梭,每天都在这些空间里感受自己的生活,而这些生活也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就如海珠路北侧的外沙岛,一个多世纪以来,外沙岛的面貌随着时光的迁移在改变,如今它只是一般渔船的停泊港,是外地人到北海吃海鲜的地方。新式轮船已经无法开进泊港水道,必须转至新港停泊。尽管如此,旧港内生命依然澎湃无穷,每天进出的渔船、拖曳船、帆船来往不息。渔工们抬着鱼筐穿梭在码头上的那种繁忙的景象,依旧充满着生命的热力。天气极好的一天,当远处的渔工在准备出海的同时,一条空船在岸边等待。广阔无际的天空上涌动着巨浪般的白云,天空与安静的大海在地平线上交汇。明亮的色彩和童话般的活力展现了北部湾风光。我惊奇地发现,一线非常特别的亮光照射在水面那条船上,它是生命重新开始的象征,有力地唤起了那种大自然的广阔和无垠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北海富于历史感的民居环境,平淡而安详,吸引了许多人的光临。当然,他们不一定是什么明星、大腕,只是一群执著于在一种舒适环境下生活的享受者。他们或是几人而聚,或是独自一人,或在老街上喝着咖啡,或自由着,欢快着,坐在海边的沙滩上,看着海浪从深处汹涌而来,当它漫至脚腿时已经变为一种温情了。这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感觉那么舒心。

然而,这种独特的体验,不仅在城里。当我登上那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岛”涠洲岛时,这种体验更加深刻。上岛的早上,我特意从港口外的海面看这神奇的岛,弧形的山,弧形的树林,弧形的沙滩,装饰着一弯眉月。到了晚上,我行至高处,居高临下,那弯眉月却变了模样,缀上了星星点点。这是人间灯火。我不禁心中顿生了怪想,月亮里原来也充满了人间的气味,却不知吴刚、嫦娥手持哪一盏灯光?因此,我用脚掌叩响鳄鱼山的栈道,呼唤海风拂去心上浮尘,让灵魂得到洗濯。

置身于一幅秀丽诱人的景致里,北海的海水、银滩、街树、老城仿佛与我有着一种不可割裂的关系,在如画的天地中,时空仿佛都在倒退和凝固,也仿佛在延展和伸舒,海的胸襟和气度在这海湾上幻化出不同的内容和魅力。这时候,可以把世俗推得很远,把自己拉得很近,可以与自然两两相视,可以与自己对白。观照着自然也观照着自己的内心。

在北海,白沙像美人雪白的臂膀一样拥在海边,任北部湾的海浪将它洗得冰清玉洁,海浪日复一日对她唱着情歌。这是一个温暖的臂弯,在这个臂弯的袒护下,所有的生命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有道是心由境生,不由得体验到了一种久违了的无所羁绊的感情,便泛起了片刻的归隐之想,也许这种感觉是随着一个人的经历、阅历和胸怀的扩大,随着对文化的包容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渐渐拓展的。这种感觉也许有着一种精神家园的意义,于是,便觉得我的家园情怀有了安放的角落,格外开心。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从美国波士顿回来不久。在波士顿,我去了瓦尔登湖,感受自然主义作家梭罗当年写作的环境。他每天在湖边,在森林散步,享受这美妙的早晨和黄昏。阅读、思考、观察,把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写在笔记里。他说“我就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偷闲地过了许多个早晨。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宝贵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我富有阳光照耀的时辰”。就像梭罗心中有一片森林,有一个瓦尔登湖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海滩与海相接,与家相连,水绕着家,家绕着水,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有这种欲望,他们在半岛的海湾里筑起了世外桃源般的家园,与他们为邻的是鹭鸟、白鸥等稀罕的生灵与蔚蓝中的风帆。他们渴望,梦醒时分,鸟语花香,连空气都有爱的味道。面对碧海蓝天,伸伸懒腰,像北海人说白话一样,道声:早晨,北海!

一不小心,我就做了一个早上不愿醒来的梦,当然,已经不是日本电影美景中的美女,而是在北海冠头岭下,我成了一个迷路的人,在蓝天碧海间乱撞。如今细想,不知我是迷失在历史的风景中,还是迷失在自然的海景里,也许是自己太迷恋大海的缘故,所以心神往之,所以春暖花开。

歌曲:北海之恋(张濛演唱)

女:北海,以海为生。在这里,清晨的闹钟是轮船出海的汽笛声,带着咸味的海风就是真实的北海味道。

男:在海滩,人们或在涨潮时尽享碧海蓝天、银沙白浪的快意,或在退潮时奔向滩涂、赶海拾螺。这些令人憧憬的生活,既属于北海人,也属于因向往北海而来到这里的各地人民。

女:土生土长的北海人黄旭曾与影友踏遍了北海,用镜头捕捉了与海有关的各种瞬间。而现在我们用听觉来感受黄旭笔下的《清晨,去赶那片海》。

(音乐渐起,压混)

男:这天清早,风清气爽,那是摄影好天气。我五点钟出发,经从新世纪大道转到银滩大道。路上还没有行人,偶见两三小车轻驰而过。到了南珠大道往红树林方向的路段,朦朦胧胧中的电动车闪亮而过,忽明忽暗的灯光照见三五成群的路人,话语声声,步履匆匆,肩上挑着锄头、螺耙、篮兜,背搭白围布、尖帽,脚蹬水靴。到了红树林的路边,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眼前一片热闹的景象,鱼贯而来的电动车整齐有序地停放着,路边卖早餐的摊档围满了人。

做好下海准备的人们陆陆续续穿过大路下沿的红树林,朦胧中林间略带泥泞的小道消失在海滩边。大冠沙这边海滩平坦开阔,潮水尚未退尽,滩面上仍有浸盈脚踝的海水。接踵而来向海滩深处走去的人很多,三五成群的妇女,肩上工具装备整齐划一,一路上有说有笑。男人骑的摩托车超前而来,车轮溅开的水花在若明若暗的晨曦中闪烁着银屑般的亮点。这个场面不能放过,我赶紧抢到前面二三十米,等候人们过来,拍下一帧赶海出工图。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天色明亮多了,一长缕曙黄的光芒破开乌蓝的云层与灰暗的海滩,耀放的光辉洒落在窝窝氹氹的海水中,宽广的海滩有了霞光渲染,倒映出斑斑痕痕的金黄色。海滩真美。这时候,远处有六七位“全副武装”的妇女走过来,我预计最好的背景位置,等待她们走进画面,妇女们配合得真好,对着镜头神情自然大方。有云层、有光影、有人物动态构成的逆光图片真美。经过攀谈,她们来自附近农村,都是久“战”沙滩的赶海人,对这片海再熟悉不过了,什么时候潮涨潮退,多少“眼子”(潮位)脱口而出,好像小学生背数学口诀一样熟练。

大约过了半个钟头,潮水退到最低潮位,露出一望无际的沙滩,原先出海的人群散落在宽广的滩面上,各人凭着一把锄头,一把螺耙的简易工具开始工作,我把镜头对准两个六十几岁的老人,他们头戴宽边疍家帽,身着不多见的唐装衫,很有海边农村人的特征,每一个躬腰,每一个下锄的姿态,一招一式都有技术含量。

远处一位中年村妇,蹲下挖螺的样子显得自由自在,青黄色的光影亮出别样的调子,我连忙按了快门。走近观察,妇女的篮里大多是车螺,蚬蚌,也有五六条沙虫。

我庆幸这次赶海运气好,遇上预期的好天气,天空云层增添构图美,有很多画面可供捕捉,凭感觉应该有满意的照片。摄影收获好照片,有时真要讲运气,勤出动不比来得准。

太阳渐渐升高,海滩上多了另一种热闹。身着颜色鲜艳、短衫短裤的外埠人零零散散走来,大人小孩前呼后拥。他们手提红蓝色塑料桶,桶内备有儿童玩具般的铲锄。有的大人肩上坐拥小孩,一家三口非常悠闲。五颜六色的妇女走海滩的步伐与北海人不同,很有大胆往前走的气势,大大咧咧的嗓门与北海特色方言汇成不同腔调的“合唱”。他们赶海,更多在于消遣,享受海滩的环境空气。本土海滩上合成外来元素的特色画面很值得摄入镜头。这场面的图片,记录的都是外来嬉海人钟爱海滩的新奇。大冠沙这片海经常上演本地人与外埠人交汇的海滩风景画,只要你来得多,来得准,总有好片带回去。

到了七八点钟的时候,海滩上感觉有了阳光的炽热,滩面上的海水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气温也渐渐升高,摄影的最好时段悄悄消逝。

原先黎明前经过的寂静的红树林,此刻,林丛中不少穿梭采摘榄钱的女人,为避阳光的照射,有的女人把白围布拉到鼻梁上,与白色的尖帽连成一体,在翠绿的林丛中构成鲜明的色彩反差。也有上年纪的老人腰挂不常见的“倒须簍”专心致志围着树丛转,这都是大冠沙特有的画面,不由得你不停下脚步,按下几张红树林丛中的人物特写。

北海城区沿岸,能有这么宽广的滩涂,能有庇护鱼虾螺蚌繁殖的红树林,能随潮涨潮落自由自在赶海的海滩真不多了。大冠沙海滩,是展示傍海人家自古以来亲海生活的博物馆,是摄影人取之不尽的海边风光人文题材基地,也是人们从熙熙攘攘的街上切换过滤尘器的好去处。

(背景音乐渐弱,淡出)

女:北海拥有人向往的蔚蓝海洋。在这里,阳光沙滩棕榈树,浪漫的海洋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美食风味共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男:在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滨海城市中,北海人与来自各地的人一起,细听两千年来不变的涛声,怀揣着新时代的向海梦,不畏风浪,一往无前。

女:今天的《美文共赏》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收听,再会!

男:再会!

 

(北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2023112611048播出)

选送广播文艺栏目《美文共赏》2023年度播出的三期节目文稿

 

第二期:美文共赏——童心旧梦

 

《美文共赏》版头:让文字触碰你的心灵,让情节引发你的沉思,让故事启迪你的人生,这里是美文共赏。

女: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美文共赏》节目。我是丁丁。

男:我是东阳。故乡,是一个诗意的字眼它的风景、吃食和里面的人,都一点一滴塑造着我们。对旧时光阴、过去事物的怀恋,已然成为我们不自觉的浓郁乡愁。

女:如今,“乡愁”绝非游子所独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别处”的游子。追随着生活的脚步渐渐远游的人们便以各种方式书写乡,以此消解心中的乡愁。

男:《童心旧梦——北海民俗与家园往事》就是一本让所有北海人都记住乡愁的书,作者是北海市政协原主席李蔚李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老家在北海近郊农村,吹着海风,吃着海鱼,慢慢长大,渐渐变老。一晃几十年过去,时序更迭,世事沧桑,过往的一切不仅曾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北海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女:李蔚把这些拾掇起来,写成《童心旧梦》这本书,用北海土俗的语言,讲述儿时的故事,描摹当年的图景,记录北海的民俗。这些几乎都是他或亲历或家传,或耳闻或目睹,还穿插历历可见的场景描写,捧读之下,倍感亲切。今天的《美文共赏》节目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首先请听《我与海有缘》。

(音乐渐起,压混)

男:家乡北海是一个半岛,海养育了我。几十年来,除了外出求学的时光,我都守着海。与生俱来的与海的缘分,对海的依赖、依恋、热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庆幸自己是北海人。对海的博大、神秘的感知,对海的好奇,对海洋灾害的恐惧,对海景的欣赏,对海鲜的享受,是我的生命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我感激大海的赐予,无论是赐予物产还是灾害。儿时,乡人对海的认知,并没有现在的一些人那么高深文雅,对海景的痴迷,对海鲜的偏好,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对海洋生态的重视,都与现在相差甚远。然而,生于斯、长于斯,注定了我身心不可或缺地带着“海味”。乡人说,海里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乡人的日常话语也往往带有海的内容,比如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指做海,在海上行船是危险的。乡人经常用“去北海推浪”比喻没事就不必出街;又用“赶火船”,比喻事情万分紧急。“船底漏得针”,是说事有蹊跷。

我与海有缘,也常常被海感动。儿时,夏天的早晨,醒来时听到连续不断的“轰隆、轰隆”声,父亲说是大墩海那边的西南浪涌的声音。我震惊又迷惑:海浪声竟这么大,离这么远还能听到。

儿时出街走到中山路龙王庙路口,向北望去,海天相接,大海近低远高,正向我倾泻而来,我既欣赏它的壮阔,又有几分恐惧。

五月初五,到北岸那边看“扒龙船”,人山人海,龙船飞驰。我惊讶:海也能让人们热闹、疯狂。

吹大风的日子,渔港里停满渔船,桅杆林立,我惊叹:船真多!

夜晚,看着海里一片渔火,听到隆隆机声,便知是渔民在“耕海”,我想:渔民也不容易。

我第一次下海游泳,感觉不好,海水咸苦,又刺眼,不如村南边的大水塘。

那些年,城里到处晒满、堆满鱼、虾、蟹。我想:海真伟大,有这么多物产,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渔港码头常常是热闹又忙乱,人们忙着从船上把一筐一筐鱼虾卸下来。我想,渔民要比农民富有。

听说有渔船遇大风沉没了,几个人没找着。我又想,还是做农民“稳当”。

我第一次出远门,一个多月后回来,归心似箭,乘车回到高德岭底村一带,客车上的外地人惊叫大海,好美啊我感叹又回到家了,海缘依旧。

歌曲:《大海啊,故乡》(好妹妹乐队演唱)

女:《童心旧梦》,2017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如副题“北海民俗与家园往事”所示,内容主要由“北海民俗”和“家园往事”两大部分构成。作者李蔚在讲述家乡习俗、农耕海作、人情世故、童心野趣的过程中,穿插了“我”、“我”的父母及乡人的往事,重现了北海人过往的生活生产,儿时故事,乡村图景,唤起读者种种回忆,让人油然生出岁月不居、人事沧桑的感慨。

男:家乡北海是一个以海而名、临海而建的南方滨海城市,海产丰富。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美味珍馐”的“咸鱼餸sòng,过去却是海边人无可奈何的选择。我们一起来听这篇《咸鱼餸粥》。

(音乐渐起,压混)

女:咸鱼是家乡特20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地方因缺粮缺营养,不少人得了水肿。村人在那时期虽然有过断餐但没有水,没有饿死人,可能因为有咸鱼,有一点蛋白质支持。也许因此人们对咸鱼特别钟情有人说北海人是猫相,要食鱼,离不了乡,离不了咸鱼。从我们的祖先来到里就开始食咸鱼,食了一两百年、三四百年,甚至更久。打娘胎里就习惯,适应了食咸鱼。许多人不愿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也许是因为这里物产丰富,生活方便,气候也好,可以好好过幸福生活吧。

人们爱食粥,把吃饭叫食粥,把煮饭叫煮粥日常多食白粥。那时咸鱼几乎是家人每餐必有的菜餸,或煎或焖或煲或蒸。有的咸鱼太咸了,咸到食了就出汗,只能餸稀粥食。母亲却说咸的经食,又说餸粥合适。现在外地人都知道北海的咸鱼稀饭是一大特色,来者大多必尝。乡人喜欢食咸鱼餸粥,究其缘由:

其一,是传统习惯、条件所限。北海地处北部湾畔,海产丰富,鱼虾特别多。海鲜都含高蛋白质,极易变质,俗话说“鱼虾蟹鲎hòu,未死先臭”。那时没有冰冻、冷藏等技术,只能以盐腌或晒干来保存鱼虾,不然就腐烂变臭了。渔民出海捕到鱼就用盐腌起来,居家也可以自己腌咸鱼。有的腌一遍,腌的时间短,或者腌一晚上,被称为“一流盐咸鱼”,咸味刚合适,煎了食很可口。用盐越多腌的时间越长就越咸,煎来食就咸到食不下了,一般只拿来煲或蒸,太咸的还要用淘米水浸泡淡一些才能煮食。不太咸的咸鱼可以煎,而不要炸。太咸的可以蒸,加一些姜丝和油。煎熟的咸鱼如见到许多深色焦盐,就很咸了。还有咸鱼干,是中小鱼经过盐腌、晒干而成,可以存得一两个月,煮食则要泡软泡淡。新鲜鱼贵,村人食不起,多食咸鱼,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了。

其二,食粥可以补充水分。家乡属亚热带,气温高,人体需要较多水分,食粥可以补充水分、解渴。尤其是春末至秋末冬初,这七八个月时间里,食稀粥可以增加水分的摄取,米汤可以当开水喝,乡人有时会将米汤带到田头地尾,做工渴了就喝点。乡人称米汤为米羹,把开水叫滚水。平时不煮开水,只是有人感冒头疼等需要以温开水送服某药时,才专门煮开水。

其三,家乡谷米少,不够食。因为田少谷少,不足以煮饭食,只能煮粥以节约粮食。

其四,食粥比较方便省事。除了冬季和初时节,家里都是一早煮好一锅稀粥吃两餐分装几个碗、盘,叫,每人食一碗、一盘,而不是装到大锅大钵里大家捞、舀。安排好哪些早餐食,哪些午餐食,不能都搅动过。或者把下一顿食的粥用竹篮吊在屋外树荫下,以防“臭烟”,也就是变馊。如果午餐的粥在早上搅动过,到中午会变搜,就不能食了,晚餐再另外煮。

歌曲:《渔家姑娘在海边》(黑鸭子组合演唱)

男:《童心旧梦》这本书记录了北海地区大量的旧时习俗,包括过年过节、红事白事、气候物象、民俗官事、百业千行、农事工务等等的礼仪和禁忌,还有当地人的爱好习惯、民间的轶事典故,以及大量民间谚语的出处由来。

女:北海古属广东,地处粤西,讲粤西粤语,也称“白话”。这里的许多土话俗语非常形象,寓意深刻而又独具地方特色,有的很有哲理,有的很有趣。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大家一起来听一听,看是否对你有所启迪。

(音乐渐起,压混)

男:“屋头”,指家里,“窝窝全全”,即一家人和美齐全、团团圆圆。

“食得是福,穿得是禄,睡得生肉”,是说能食会穿即有福有禄,能睡就会长胖,会发福。这话反映了乡人对人是否有福气的看法。

胀猪肥,胀狗瘦,胀人胀成马骝liú”,“马骝即猴子,这句话是说膳食要科学合理,不然会适得其反。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过年的煎堆”是一种油煎食品是应景之物,人家有我也有就行了比喻对一些事情不必要求过高。

守得眼有夜粥食”,“守眼即熬夜,夜粥”是宵夜,夜间做事、活动往往要安排宵夜,这话是指想得到好处,要有收获,就必须有付出、有代价。

装船起屋,一千千六,是说造船和建房很难准确预算投资,实际往往大大超出预计,要早做准备,留有余地。

起一年屋,食三年稀粥,是说建房子的钱要辛苦积攒,过后可能还要还债,比喻做事艰辛。

ái盐点汁,指饭菜很差,以盐汁当作菜。比喻生活艰苦。

qiān牙刮齿,指非常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节约到了极点。菜食饭,指做事要精明,看大局、识大体。

食嘢食味道,睇戏睇成套,以前乡人看大戏,即粤剧,有的连演几个晚上,谓之成套。这话指要抓住重点,讲究品位,注意根本。

叉地游水,是说手都能撑到地上游水,肯定不会淹死比喻做事稳当。

“疍家佬打仔走上舦tài”,疍家人一家人都住在船上,小孩挨打没地方逃跑,唯一的躲避处就是船舦,即船舵,比喻无处可逃、可去,别无出路。

豉油捞饭攞luó色水捞饭即拌饭,干饭没有水,豉油是黑色的,豉油拌饭就有色有水了,但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料,这是双关语。攞色水指人爱显摆、爱出风头、爱显威风。

食坏米是骂人的话,指其白白浪费了养他的米。

三分子鸭头得把嘴,指人会耍嘴皮,没有真功夫,不会做事,不做实事。

捡冷死鱼,指不要本,不需付出辛劳就有收效,又指偶然得益。

大鱼食细鱼,细鱼食虾蠓měng,虾蠓食泥尘指大的欺负小的,弱肉强食。

以上这些俚语民谚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充满了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劳动智慧。北海本土方言很多没有相应的汉字表达,意译之后就淡而无味了。可喜的是,作者基本做到了方言的“原汁原味”,看得出作者敬奉文字的虔诚和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歌曲:《咸咸大海风》(谭竹雯演唱)

女:看过《童心旧梦》的人都觉得很亲切,其行文如小溪之水,潺潺而来。淡然的叙述,掩藏不住作者对家乡时过境迁、故人永逝的惆怅。

男:是的,作者在自序中写道:“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渐渐远去,一些亲人、许多老熟人已经相继离去;随着年纪增长,青丝已斑白,对故乡故人的怀旧念旧之情与日俱增,往往感慨系之,久久不能释怀。”

女:他用“我”的目光看、用“我”的脑子想,用地道的“家乡”方言讲,信手拈来,娓娓而谈,对家乡故人的怀恋之情跃然纸上。

男:书中,“我”的父亲、母亲作为“家乡人”的代表不时出现,那些对温饱的忧患、对长大的期盼、对父母的怀念,令读者为之动容。最后我们来分享这篇《母亲的守望》。

(音乐渐起,压混)

女:那时,村里人非常注重守望家园、牵挂亲人,这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以前,村里人坚持农耕,一辈子都守在家乡,很少出远门,也不适应家人远离,一旦有人离家外出,就十分牵肠挂肚。而能够守望家园、牵挂亲人是幸福的一种体现,这是后来我才深刻体会到的。

当我还在母亲腹中时,父母便期盼着一个儿子的出生当我吃错药晕倒,从树上跌落昏迷时,父母焦急地守候着等我醒来。两三岁时,父亲一早到城市担尿回来淋菜,带上一只口盅,买一盅云吞或鱼肉粥放在尿桶盖上带回来,我天亮起床就能吃到,父爱如此,我怎能忘却?!

有一年,父亲和母亲一同去医院住院,做了胃大部切除术,从此身体健康,安享天年。那时,家里经济拮据,没有钱治病,母亲要去医院留医治病,可能要花不少钱,父亲和我嘀咕弄不好会人财两空,还是搏一搏吧。母亲进医院不久,父亲胃溃疡即将穿孔,胃痛加剧,也要留医治疗。事前他把家里存放有几十元钱的木箱的钥匙交给我,算是嘱托。那时村里人多不理解、不接受开肚等大手术,说是九死一生的,所以他做好了回不来的思想准备了,而十三岁的我顿时有了一点男子汉的使命感。母亲去医院留医前把我们姐弟四人叫到跟前,细细交代家务事,流着泪叫姐姐们照顾我,真像临终嘱托,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话语声犹在耳,刻骨铭心。

上学,寒风冷雨中母亲守望我归来,再端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恢复高考了,第一年考试后她与我一同守望福音,可惜当时我没考上,分数也无从得知。第二年的守望才有了结果,我们等来了迟迟才到的入学通知书。高考那两天,母亲每天给我煎一只鸡蛋,炒一点猪肝瘦肉,这特殊的照顾,是爱,更是期望,是祝福啊要远离家乡出外读书了,临行前母亲一大早起床煮粥给我吃,让我吃完再赶班车。将到学期末,父母守着、盼着我放假回来。我回到家门口,母亲就等在那里了。后来工作了,成家了,生活好一些了,父母年老了,不再躬耕务农了,我们离开了农村的家,住到城里,母亲负责煮食。每天下班,我骑着单车回家,老远就看见母亲在家门口守望,等我们回来吃饭。这就是母爱,这就是天伦之乐,这就是幸福。

母亲享年90岁,直到母亲过世前的一两年,平时食饭时间将到,如果没有事先告知,她就打电话问我:回家食饭吗许多时候我未能及时接听,她就嘀咕一两句。每天晚上过了九点钟,如果我还未回家,她就念叨不停,或者打电话追问。我出差较多,每一次母亲都详细问去哪里,开会还是办事,开什么会,办什么事,怎么去,坐车还是坐飞机,远不远,什么时候回来,是回来食午饭还是晚饭,等等。我在外几乎每天传消息给她,如果两天没联系,她就念叨嘀咕了。她往往记错时间,常常提前一天就念叨怎么还不回来。有时我也嫌她烦,但这是慈母的挂念啊,有人牵挂挂念不也是幸福吗多少人没有这福气啊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严厉的,对我严加管束,严加教育,告诉我不能做坏事,不能做有危险的事,不能玩不安全的东西督促我要勤读书,要学习掌握谋生之技,要养成安身立命之德。他的严格要求、严格管束,令我惧怕,也使我受益。母亲则时常制止我们几个小伙,不能三五成群日夜一起玩,觉得那样有可能会做坏事或容易学坏。儿时爱玩,不太愿意接受这些严苛的管束。但是我没有反抗,没有叛逆,没有露出不满。也许,正因为有父母的严苛管教,才有后来的我,才有现在的我。

歌曲:在乡下(庞婕演唱)

男:《童心旧梦》的撰写过程长达四年,将近40万字,真实地还原了几十年前、至今已日趋式微的北海的“原版生活”。要想知道当年的北海人是如何生活的,这本书可谓集纳丰富、反映全面。

   女:它讲民俗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民俗;述民俗中的亲情,亲情中的民俗,是一部知识丰富,文字朴实,读来让人油然而生怀旧之情的民俗文化佳作。

男: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分享了书中的几个篇章,不知道是否打动了你。如果能对你有所触动,你不妨捧起这本《童心旧梦》,慢慢阅读。

女:好了,今天的《美文共赏》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收听,再会!

男:再会!

 

(北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20231210110132播出)

 

选送广播文艺栏目《美文共赏》2023年度播出的三期节目文稿

 

第三期:美文共赏——书信情缘

 

《美文共赏》版头:让文字触碰你的心灵,让情节引发你的沉思,让故事启迪你的人生,这里是美文共赏。

女: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美文共赏》节目。我是丁丁。

男:我是东阳。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现在无论什么事情,似乎只需要一条微信,或是一则通话就可以解决了。

女:是的,我们似乎离写字越来越远了,不要说铺陈纸笔,就连日常的信息传达,能语音的都不想输入字码了。

男:我们渐渐习惯了手机与电脑,纸质书信变成了奢侈的东西。可每每看到那些被打上岁月邮戳的信笺,总让人有按捺不住的冲动与渴望,想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那个纸短情长的从前。

女:你还记得曾经写过的书信吗?拿起笔和信纸,一笔一划写,虔诚地封好,贴上邮票,放进邮筒,然后等待回信。

男:还有那些见字如面的欣喜,手指划过纸张的温暖,真的让人怀念。你有多久没有写信了你还记得最后一次写信时的情景吗?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来品读那些书信中的情缘首先请听张抗抗的《逝去的书信》(节选)

(音乐渐起,压混)

女:在许多年中,我们依赖书信维持生存。书信是我们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欢乐和光明。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被我们贪婪嚼碎小心咽下,然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

我枕着父母和友人的来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诵着信上的每一句话。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二十多年前那个夜晚,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倾听炉膛中燃烧的木棒在欢快地歌唱,伴着山林里低低的风声,夜色从眼前的信纸上一行行挪移,终是无法入睡。早起的值日生已开始担水扫地,帐篷顶上烟囱的缝隙处渐渐由灰而蓝最后变成一片金黄,天完全亮了,而我还睁大着眼睛。那是等待书信的有关记忆中,最为完整的一次。

小小的信封、薄薄的信纸,你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啊。 到了盼望情书的年龄,书信就成了生命以及爱人的一部分。 我们会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在收发室门口徘徊,像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聆听着邮递员的脚步声。我一次次穿过黑暗的楼道,一日数次爬过几十级楼梯去开信箱。明明上午信已来过,下午还是忍不住再去一次。

我的手颤抖着伸进满是灰尘的铁皮邮箱,把空空的邮箱搜索了再搜索。只要指尖触到了一只纸角,未等把信封从邮箱里拽出来,漆黑的楼道已是阳光灿烂。旋风一般卷上楼去,信封就像是翅膀,平步青云,千里万里飘飘欲仙。

在灯下铺开信纸,眨眼间气贯长虹。灯暗了窗明了,踏着晨曦去寄信,归来梦里惊醒信封上忘了贴邮票。

书信是书信年代连通外界仅有的通道,唯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收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感觉着遥不可及的希望,令人迷恋令人心跳,让人情愿豁出去抛洒所有的废话和激情。

如今我们已不再等待书信,若是有送报的邮差捎来几封书信,倒会让你觉得稀奇,拆开看,信封里除了会议通知,便是合同公文。我们想要同另一个人私下说的话,莫非都已用电话和E-mail说完?书信时代终结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盼望什么。偶尔我会疯狂地用笔写信,也仅仅是为了寄托对书信的怀念而已。

歌曲见字如面(唐甜甜演唱)

女:很多缱绻而浪漫的故事,出自一封封永不褪色的书信。民国时期多少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以文字的方式走进我们的心里。恋爱的温度虽然散去了,但滚烫的情话依然留在人世间。相爱的才子佳人,将牵挂宣泄在一方薄薄的纸上,再缓缓抵达对方的心。

男:著名翻译家朱生豪1933年与宋清如相遇,相识仅一年,朱生豪就毕业前往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而宋清如在杭州继续她的学业。漫长的别离,加上战乱,导致二人天各一方。可他们却从未中断笔墨往来。

女:朱生豪从1933年到1944年英年早逝的10年当中,鸿雁不断,留下了数百封文笔精妙的情书。今天,这些浸润着爱意的文字重新流淌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永恒。

男:有一天,风雨大作,落花无数。朱生豪捡起一片花瓣,写道:一夜我都在听着雨声中度过,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夜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夜里失眠,那也是何等的有味。朱生豪离开后的第53年,宋清如也走了。临走前,她托人将自己和丈夫合葬,并将这段话刻在了墓碑上。

女:朱生豪曾向宋清如这样倾诉爱意:“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这句话就出自以下的这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音乐渐起,压混)

男:你也许不会相信,我常常想像你是多么美好,多么可爱。但实际见了你面的时候,你比我想像的要美好得多可爱得多。你不能说我这是说谎,因为如果不然的话,我满可以仅仅想忆你自足,而不必那样渴望着想要看见你。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没有你,即使我爱了一百个人,或有一百个人爱我,我的灵魂也仍将永远彷徨着。你是独一无二的。我将永远永远多么多么的欢喜你。

我并不是一个生的讴歌者,但世上如尚有可恋的人或事物存在,那么这生无论怎样痛苦也是可恋的。因为即使山海隔在我们中间,即使我们将绝无聚首的可能,但使我们一天活着,则希望总未断绝,我肯用地老天荒的忍耐期待着和你一秒钟的见面。

天一晴,就暖,一阴一雨,就冷。今天又下雨了。然而晴雨终引不起我任何感兴,随便怎么总觉是一样的。但是你的每一封信,也可说是一阵甘霖的滋润。即使是深知如你也没法想象你的一句轻轻的话,对于我有何等感激奋发的力量。

我不知道什么叫做配不配,人间贫富有阶级,地位身份有阶级,才智贤愚有阶级,难道心灵也有阶级吗?如果我是真心的喜欢你(不懂得配与不配,你配不配被我爱或我配不配爱你),我没有不该待你太好的理由,更懂不得为什么该忘记你。我的快乐即是爱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愿不愿待我好则非我所愿计及。

接到你的信,真快活,风和日暖,令人愿意永远活下去。世界上的一切算得什么,只要有你。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厌弃的是平凡的梦。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有一次我梦见宋清如,她开始是向我笑,笑个不住,后来笑得变成了一副哭脸,最后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笑得变动了位置,最后的最后满面孔都笑得面目模糊了,其次的最后脸孔上只有些楔形文字,这是我平生所看见的最伟大的笑。我真爱宋清如。

凡未认识你以前的事,我都愿意把它们编入古代史里去。你在古时候一定是很笨很不可爱的,这我很能相信,因为否则我将伤心不能和你早些认识。我在古时候有时聪明有时笨,在第十世纪以前我很聪明,十世纪以后笨了起来,十七八世纪以后又比较聪明些,到了现代又变笨了。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如果我们能获得长寿,等我们年老的时候,我愿和你卜邻而居,共度衰倦之暮年,此生之愿足矣!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歌曲:相伴到老孙露演唱)

女:书信是一种治愈的礼物,它承载着书写者心底最幽微的感受。通过在信中分享自己的近况,用一个个真挚的字眼织成稳妥牢靠的爱意之网,兜住远方等待已久的心。

男:写信,是一种富有距离感的惦念,这种距离感能让彼此超越不假思索的浅显对白,仿佛搭了一座桥,走进彼此的内心。它能将平日口中笨拙的言辞,转换为笔端自如的文字。

女:电话只能听一次,信却可以读千百遍。它是怀念的凭证,是相思的信物。薄薄的信笺,饱含着书写者的万千思量。而收信人展信的那一满足,那份见字如面的爱意,能跨越时间的鸿沟,就像林清玄在多年以后想起妈妈的那句“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仍然心头温暖,恍若昨日。

(音乐渐起,压混)

男:《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节选),作者:林清玄。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这是妈妈写信给我,最常用的句子。

我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在远地的城市读高中,每个星期,妈妈总会写信给我。妈妈的信有固定的格式,信封上她写的是“林清玄君样”,春天,她常在信末写着“春日平安”,到了冬天,她总是写“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从高中时代到大学毕业,妈妈的问候语从未改变,妈妈一直到我装了电话,才停止写信给我。

每年冬天的每个周末,我都期待着接到母亲的信,每当我看到“天寒露重,望君保重”时,内心总会涌起无限的暖流,在这么简短的语言里,蕴藏了妈妈深浓的爱意,爱是弥天盖地的,比雾还浓。

与内心深刻的情意相比,文字显得无关紧要,作为一个作家想要描摩情意,画家想要描绘心境,音乐家想要弹奏思想,都只是勉力为之。

我们使用了许多复杂的技巧,细致的符号,美丽的象征,丰富的譬喻,到最后才发现,往往最简单的最能突显精神,最素朴的最有隽永的可能。

我们花许多时间建一座殿堂,最终被看见的只是小小的塔尖,在更远的地方,或者连塔尖也不见,只能听到塔里的钟声。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这是母亲给我生命的钟声,在母亲离世多年以后,还温暖着我,使我眼湿。

简单,而有丰沛的爱。

平常,而有深刻的心。

这是母亲给我最美好的遗产,她的一生都充满着简单生活的美,美在自然、美在简单、美在含蓄。

我的文学,也希望,能不断的趋近那样的境界。

洗去了一切的尘埃,我带着淡淡的硫磺香气下山,我摇下车窗,让山风吹抚脸颊,山风温柔无语,带着无可言说的芬芳穿过来穿过去,山樱的红,枫叶的橙,茶花的白,也随风迎面。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我轻轻朗诵着母亲的话语,感觉这句话就可以供养天地。

感觉,在遥远的、如梦的、不可知仙境的妈妈,也能微笑垂听。

歌曲:有你的地方是天堂(苏运莹演唱)

女:每一封信,都有自己的故事与温度时间久了,可能被你遗忘。是不经意间,你找寻到这些信件,打开它,每一封信,都会有让你热泪盈眶的魔力。

男:比起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书信无疑显得更郑重其事,它可以让人们捧在手里,醉在心里,可以珍藏起来化作永久的回忆。

女:书信有一双手,可以替你拥抱对方。不少名人作家倾心写下亲子家书,万千种爱,一个心愿。就像舒婷在《任何时候,背后都有我》当中写的:儿子,无论你遇到什么,失恋、伤痛、过失,我都将义无反顾保持精力和信心,为你的康复与你一起努力斗争。任何时候你感到孤单,渴求温暖,你都会看到身后有我,你从不远离永不失望的母亲。

男:所以啊,书信,也是今天的你,留给未来的他们,最好的礼物。请听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

(音乐渐起,压混)

女: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都说母爱伟大,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孩子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一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哪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

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但是,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我说希望以后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结果受到了大家的嘲笑。他们说,这件事可没什么盼头,谁也不能预测孩子将长成什么样。一个喜欢读托尔斯泰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喜欢读《兵器知识》的小孩儿,一个热爱古典音乐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热爱摇滚的小孩儿,甚至,一个什么都喜欢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什么都不喜欢的小孩儿。而就算他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都和你相近,他也宁愿和他的同龄人交流而不是你。

好吧,我不指望你15岁那年和爸爸妈妈成立一个读书小组,或者25岁那年去非洲旅行时叫上妈妈。如果你发展出一个与妈妈截然不同的自我,我希望能为你的独立而高兴。如果你宁愿跟满脸青春痘的胖姑娘同桌而不是妈妈交流人生,那么我为你的人缘而高兴。如果一那简直是一定的一我们为中国往何处去以及今晚该吃什么吵得不可开交,如果一那也是极有可能的一你也像妈妈一样脾气火爆,我也希望你愤然离家出走的时候记得带上手机、钥匙和钱包。

妈妈以前不知道人会抬头这事也会让人喜悦,手有五个手指头这事儿也会让人振奋,一个人嘴里吐出一个字也值得奔走相告但是你牵着妈妈的手,引领妈妈穿过存在的虚空,重新发现生命的奇迹。现在,妈妈在这个奇迹的万丈光芒中呆若木鸡,妈妈惟愿你能对她始终保持耐心,无论阴晴圆缺,无论世事变迁,都不松开那只牵引她的手。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布妈

歌曲:你是春雨(刘一萱演唱)

男:今天的节目,我们分享了几篇作家名人所写的书信。其实我们自己也曾有写信往的时光,我们早该读一读年少时的信,回味一下昔日单纯的生活。或者,也写封信,给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

女:些年写过的字都是生活的印迹,带着声音、画面和温度。在不疾不徐的时光里,有人写了,有人读了,一切刚刚好。你有多久没给家人和朋友写信了?不如现在,执笔写下一封书信,寄给你最想念的人吧。

男:好了,今天的《美文共赏》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收听,再会!

女:再会!

 

(北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20231224110132播出)

 


《文明观鲸,“鲸”喜常在》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电视、广电报、论文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文明观鲸,“鲸”喜常在》

参评项目

广播文艺

   

公益广告

项目代码

C18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北海通音乐广播

播出单位

北海广播电视台

刊播栏目

(版面)

《音乐时光》

节目时长

(字数)

1分49秒

播出时间

2023年7月26日20:27

 

(主创人员)

林丽、张进、覃斌

编辑

林丽、梁良、张祥敏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布氏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都到北海,突显北海涠洲岛海洋生态环境优良,吸引来布氏鲸,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观鲸,通过小布氏鲸与妈妈的卡通对话,提醒人们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靠近,文明观鲸,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通过可爱的小布氏鲸的视角,表达海洋生物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道德风尚,促进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高。


公益广告:文明观鲸 “鲸”喜常在(文稿)

 

背景:在海洋中畅游、、、

小布:嗨,我是小布氏鲸,我喜欢北海涠洲岛这片海域,干净又温暖,每年12月到次年四月我们就会来到这里,这里有很多鱼,我是一名小吃货,我干饭的样子,大家见过吗?我用身体在水中,长大嘴巴在海面上就等着鱼跳进来,然后一口吞掉。

妈:小布,快跟上。

小布:(欢快的)欧! 这里有鱼,

妈:(开心的)我们一起把鱼群赶到一起,

小布:好!

妈:小心,有艘船就冲了过来。

小布:(遗憾)噢,好不容易赶到一起的小鱼。

妈:(小无奈)人类对我们鲸类充满好奇。

小布:以前每次我一出现,就听到人们兴奋地尖叫声(背景啊),要是人类可以低调一点用:“哇哦,布氏鲸耶!”这样不仅很礼貌,还让我很舒服。

妈:你瞧,在200米外的海面上有熄火不动船只,

小布:上面有不少人正在对着我们拍摄呢

妈:小布,要不要表演一个?

小布: 好嘞。(欢快音乐)

妈:我来赶鱼群,张开你的大嘴巴。

小布:(象声词)啊 (海鸥的叫声)好满足啊

小布:只要人类不高声尖叫、不刻意靠近、不追逐鲸群,我们布氏鲸    欢迎大家围观哦


 《风起再扬帆》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播音主持类)推荐表

北海广播电视台

参评项目

区、市台广播播音

参评项目代码

D11

作品标题

《风起再扬帆》

首播频率、频道或网址、二维码

北海新闻综合广播

首播

日期

2023年12月1日

首播栏目

《悦夜悦动听》

首播时段

21点03分

作者

(播音名)

黄嘉虹(嘉虹)、李东阳(东阳)

作品时长

11分58秒

作品简介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此地考察,并提出“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重要指示。文学专题《风起再扬帆》以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北海举行圣火采集仪式为契机,以重要文物羽纹铜凤灯和波斯陶壶为线索,让受众真切感受到东西方、中原与边陲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历史,引出“当此际,‘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北海,更应勇立潮头,奋楫笃行”的光荣使命。

推荐理由

文学专题《风起再扬帆》创作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海丝文化”孕育了先民们勇敢无畏、海纳百川的胸襟,作者思接千载,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足迹追寻遗落和湮没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学性,挖掘“海丝”丰厚而独特的文化遗产。作者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文脉,进行继承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海丝故郡焕发时代光彩与神韵。

两位播音员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用自己的情感去充分感受作品,在丰富多彩的感知中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记忆和情感认知实现对作品的艺术再加工、再创作,带领听众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震颤和情感上的升华。作品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构思精巧,声情并茂,制作精良,文字流畅,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涵养性情、认知历史之作,既有在地性,又有传播性。值得推荐。

《风起再扬帆》文稿

 

(男)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诗歌《鹦鹉螺》中这样描述: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鋩,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女)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只能凭藉着想象来勾勒海上风光。隔着层峦叠嶂的波涛,隔着腥咸凌厉的海风,异域究竟是珠宫贝阙?还是弥漫着腥风怪雨的幽荒之地?尽管想象力十分丰富,却也依然无法穷尽大海的神秘与瑰丽。

 “外世界”的向往和征服是从古至今深植于人们心底的一个勇者梦。

(男)先辈们借助勇气,借助舟楫,扬帆远航,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献,记载了独到而生动的体验,交流着新奇又珍贵的物品。

唯其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唯其开放的胸襟和视野,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灿烂的西方文化,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璀璨光华。

……

(女)沧海浩茫,潮落潮涨。

北海,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拥有“古代中国南方门户”之谓。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首设合浦关,关侯、关吏管理进出境事务。

“合浦”,江河汇集于海的地方。从西汉时期,先民利用沿海自然形成的避风场所和出海通道,把生活空间从陆地扩展到海上。北海港也就是古合浦乾体港,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男)2000多年前,也是在这片海,红树林郁郁葱葱,日出时分,东北风轻拂,海面波光潋滟,海鸟围绕着船舷翩飞,声声清亮婉转的啼鸣,彷佛岸边人声声不舍的呼唤。

远航的船队,多是由二十至三十艘艨艟巨舰或三桅大船组成。船队载着丝绸、瓷器和合浦珍珠,船上的黄门、驿长、商人、水手们既心怀忐忑,又充满了远行的昂扬与兴奋。

(女)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庞白感慨地说:

庞白:感觉特别亲切,很熟悉,就像看到小时候的一些场面,看到南流江上的一些船,看到那些人,看到他们开船出发,又看到他们开船回家……

(女)拂去历史的尘烟,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详细的文献在《汉书·地理志》清晰可辨:“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都元国”约在今天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约在今天的缅甸,黄支国即今天的印度……

(男)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语重心长地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文物里隐藏着悠远的历史密码,也蕴藏海丝往事的文化符号,等待后来者赓续文脉,挖掘打磨,光华再现。

(女)上世纪70年代,合浦县望牛岭发掘西汉晚期一号汉墓时,出土了一对羽纹铜凤灯。铜灯造型宛如双足并立,昂头回望的凤鸟,凤鸟尾羽后曳,端庄安然。更为精妙的是其环保理念:凤的背部有一圆孔用来放置灯盘,腹腔盛水。当灯点燃之时,蜡炬的烟气通过凤嘴进入颈部,抵达腹腔,溶入水中,满室洁净。先民的巧思,令人慨叹。

(男)青铜制造的工艺来自中原,而凤尾錾刻的羽纹则是本地常用纹饰,“羽纹铜凤灯”蕴含着合浦在汉代时的文化交融。这盏融艺术和智慧于一体的铜凤灯也曾多次飘洋过海,去往东亚和欧洲多国,栩栩如生地讲述着中西方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

(女)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遗存研究及相关历史文献整理》首席专家熊昭明:

熊照明:一南一北,一海一陆的对西交往格局,在今天我们挖掘一带一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女)天高海阔,往来频仍。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二楼“碧海丝路”展厅,一只波斯陶壶神秘而典雅地挺立着,青绿釉色鲜亮温润,造型充满异域风情。

(男)《汉书·地理志》有言,“蛮夷贾船,转送致之”。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科技传播之路。考古专家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发现中国汉代生产的铜镜、陶器等,西方的玻璃制造、采珠、宝石加工和冶铁等技术,也在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女)这只陶壶,于静默中见证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交往、通商、贸易的岁月流光。

……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古合浦乾体港旧址上,如今,新建了全景交互式旅游景区——海丝首港。10月23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此举行

(现场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

(男)圣火点燃的一瞬间,我看见采集火种的女孩眼睛闪烁着莹润的光芒,我彷佛在她的笑靥里看到了2000多年前,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国际贸易港盛景,在今天又一次溢彩流光;我仿佛看见这条千年海丝路上,走过一位位笑容欣慰的名人大家,孟尝、马援、费贻、苏轼、汤显祖、岑麟祥……宛如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辰,他们无限期许地凝视着后辈们追寻的目光。

(女)北海政协文史委主任梁思奇感慨:

梁思奇:“海丝文化”里面有先民的海洋意识,有“合和天下”的强汉气派,有“马革裹尸还”的家国情怀,有边陲与中原的文化融合,有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有万里瞻天的耿耿忠心;在“南珠文化”中则有“珠还合浦”的循吏品格,有廉臣良吏的嘉言懿行,有不畏风波的进取精神……

(女)丝路相连,文化相承,民心相通,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倡议,让2000多年文明记忆焕发光彩,“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崭新路径,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男)翻阅历史画卷,弦歌铮鸣文脉悠长;书写时代华章,勇立潮头向海图强。当此际,“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北海,更应勇立潮头,奋楫笃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海锦绣篇章。

(合)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


《孩子眼中的父母爱情》

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播音主持类)推荐表

北海广播电视台

参评项目

广播主持

参评项目代码

D12

作品标题

《我们都是好孩子》—孩子眼中的父母爱情

首播频率、

频道

FM93.5北海新闻综合广播

首播

日期

2023年12月30日

首播栏目

《我们都是好孩子》

首播

时段

12点01分16秒—12点29分11秒

作者

(播音名)

张雪艳(雪艳)、冯远浦(远浦)

作品

时长

27分55秒

作品简介

在孩子眼中父母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日常自我感觉父母相爱的行为有哪些?两位少儿节目主持人远浦哥哥和雪艳姐姐在2023年年终带来了“《我们都是好孩子》—孩子眼中的父母爱情”节目,邀请三位小朋友以及他们各自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他们心中的爱,节目基调温馨又快乐,充满童趣,与此同时,爸爸妈妈也亲自讲述了他们自己对于爱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小朋友把平时羞于对于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以及他们希望的爸爸妈妈如何相处让他们感觉自己生活在爱的环境下充分表示了出来,最后通过亲子互动表演才艺更加拉进孩子与父母之间距离,整期节目让孩子和父母间更加了解彼此表达爱的方式。

推荐理由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育是全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怎样塑造孩子健康、阳光、快乐的人格?如何留住家长心中已经被社会压力磨平的童心、童趣?《我们都是好孩子》为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童趣、才华和创造力的舞台,节目通过电波传播着童言无忌的纯真声音,讲述童心未泯的有趣故事,生动而立体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节目深受少年儿童、家长和学校的喜爱。该栏目曾被评为年度广西少儿节目精品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优质栏目扶持项目,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023年12月30日《我们都是好孩子》—孩子眼中的父母爱情

【出《我们都是好孩子》版头】

 

雪艳:收音机前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欢迎收听935新闻综合广播我们都是好孩子节目。我是雪艳姐姐。

远浦:大家好,我是远浦哥哥。

雪艳:各位收音机前的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问过爸爸妈妈这样一个问题,我是怎么来的呢?

远浦:这个问题啊,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是问过我的爸爸妈妈的。

雪艳:哦?那远浦哥哥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回答你的呢?

远浦:当时他们骗我说我是去超市买东西送的。

雪艳:啊哈,这个回答也真是有点意想不到。我小时候呢也问过这样的问题,我的爸爸妈妈就告诉我说,我是他们爱情的结晶。那我相信很多小朋友也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过相似的回答。

远浦:是的,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啊都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但是不知道关于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我们小朋友们了解过多少呢?

雪艳:这个问题啊稍后就有答案了。我们今天直播间可真是热闹,请到了三位小嘉宾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他们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情故事。

远浦:好,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声音名片,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出《声音名片》版头】

刘思妤:大家好,我叫刘思妤,今年7岁半了,来自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五小学。我今年上二年级了,我的兴趣爱好是播音主持、舞蹈、画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画画,因为它开发我的想象力。我的家有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组成。

刘思妤爸爸:大家好,我是刘思妤的爸爸。

刘思妤:我爸爸长得胖胖的,但他在我心里最帅,他是一位小老板,工作非常忙,经常很晚回家,但我的爸爸特别喜欢炒菜,做的菜也特别好吃。

刘思妤妈妈:大家好,我是刘思妤的妈妈。

刘思妤:我的妈妈非常漂亮,她很喜欢逛街、打球、打麻将,她去哪里都会带着我,我非常喜欢我的爸爸妈妈。

雷蕾:大家好,我叫雷蕾,今年七岁。我是一个开朗又有点小脾气的女孩,特别喜欢奥特曼、怪兽和蛋仔,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

雷蕾爸爸:大家好,我是最可爱的蕾蕾的爸爸。

雷蕾妈妈:大家好,我是最美的蕾蕾的妈妈。

雷蕾:看,我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可爱?我最爱我的家庭了,因为爸爸妈妈很愿意花时间陪伴我和弟弟。对了,我的爸爸妈妈还给我和弟弟建造了一个奥特曼基地,基地种着各种蔬菜水果,还可以自己做柴火饭哟,基地里还有一群可爱的鸡,他们就是我的宠物鸡鸡们了,这里是我自由奔跑的天堂,我可以无拘无束的玩耍,欢迎我的朋友们来做客了。

刘昶辰:大家好,我叫刘昶辰,我今年4岁了,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

刘昶辰妈妈 大家好,我是刘昶辰的妈妈。

刘昶辰 她是个神奇的画家,他会把画的自己美美的,他做的饭特别好吃,总是让我觉得幸福。

刘昶辰爸爸:大家好,我是刘昶辰的爸爸。

刘昶辰:它像房子一样高大,像猩猩一样强壮,还会陪我打球做运动,它真的很棒。

 

【出《我们都是好孩子》版头】

 

远浦 好的,再次欢迎三位小嘉宾和他的爸爸妈妈们,欢迎大家。雪艳姐姐昨天给我讲了一个关于鳄鱼和长颈鹿的很有意思的故事,叫做天生一对对吧?

雪艳 对。

远浦:大家想不想听呢?

三位小嘉宾 想听。

雪艳:这个故事啊,讲的是一只鳄鱼和一只长颈鹿的爱情故事。

刘思妤:雪艳姐姐,鳄鱼和长颈鹿都不是一个物种,一个是陆地动物,一个是两栖动物,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低,差别也太大了吧。它们怎么会有爱情呀?

雪艳:对呀,这故事里面长颈鹿城的长颈鹿们和鳄鱼城的鳄鱼们也很疑惑,觉得它们是奇怪的一对儿,甚至耻笑它们呢。

刘昶辰:那后来它们怎么样了呢?

雪艳:有一天鳄鱼城一幢房子着火了,四只小鳄鱼和它们的奶奶正在拼命的求救,可是因为交通堵塞,消防员还不能立即赶来,长颈鹿和鳄鱼赶去救人,但是长颈鹿够不到顶层,要够到窗户,刚好差一只鳄鱼的高度。

雷蕾:它们俩配合这么好,救出了小鳄鱼和它们的奶奶吗?

雪艳 真聪明。长颈鹿摆出一个像梯子的造型,鳄鱼冲上顶楼,把受困的小鳄鱼和奶奶往下递,它们救出了所有人。这天晚上,鳄鱼们和长颈鹿们都听说了它们的英勇事迹,为它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会,再也没有人说它们是奇怪的一对了。

远浦:嗯,故事里的鳄鱼和长颈鹿啊,用爱和勇敢克服了困难,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其实这就是爱的意义。我想问一下现场的各位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爱呢?

刘思妤 我觉得爱就是给我买玩具,买冰糖葫芦,带我去游乐园,经常陪我玩。

刘昶辰:我爸爸妈妈带我买玩具,带我去游乐场,带我去海洋馆,就是永远的爱。

雷蕾:爱是温暖和谐,相亲相爱就是爱。

雪艳:我们可以听到在小嘉宾的世界里,爱呀,看似很简单,就是我一些小心愿能够被实现。

远浦:没错了。其实关于爱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下面我们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雪艳:好,我们先来听听思妤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刘思妤爸爸:我觉得爱就是保护照顾好家人。

刘思妤妈妈:我觉得爱不是随便说说,爱是一种包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担当,是不离不弃,更是一种责任。是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能互相提供高情绪价值的人。这就是我认为的爱。

雪艳: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我们雷蕾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雷蕾爸爸:我觉得爱就是可以带孩子和家人去做想做的事情。然后比如可以去露营,可以去户外旅游,可以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和爱护他们,然后就是可以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雷蕾妈妈:我觉得爱是陪伴,就像是我们的家庭很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家人,比如我跟我的爱人为孩子建造了一个基地,让他们有一个能自由成长的地方。我还觉得爱呢是包容。比如我的爱人每天工作回来很晚,但是呢我很少去打电话去催她回来。

雪艳 我们在听到雷蕾的爸爸妈妈分享他们为这个家付出的过程,为孩子去打造属于孩子的基地的时候,是特别向往。

远浦:我特别羡慕。

雪艳:对,就可以看到这个家,然后其乐融融。

远浦:那个画面感已经出现了。

雪艳:嗯,很幸福。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辰辰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怎么理解爱的呢?

刘昶辰爸爸:我觉得爱就是每天早上能正常的送孩子上学,晚上正常的陪孩子一起吃饭,然后妈妈做饭,然后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平平淡淡的过每一天。

刘昶辰妈妈:我觉得他说的都对。

雪艳 我觉得大家说的也都很对。

远浦:嗯,没错。

雪艳 其实刚刚听辰辰的爸爸妈妈的讲话,就可以看到他们觉得爱,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就是幸福就是爱。

远浦 就是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给家人最平凡最伟大的爱。那接下来我们就让小朋友们讲一讲,他们平时看到哪些事情让他们觉得爸爸妈妈是彼此相爱的呢?

雪艳:这我太好奇了。

刘思妤:我爸爸妈妈可相爱了,比如我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我的预算超支了,我的妈妈就会打电话给我爸爸,他说:“老公你女儿的预算超支了,赶快拿点钱过来支援支援”。我爸爸就会毫不犹豫的把钱转过来,他说你俩母女随便花钱,我有的是钱。

远浦:嗯,这样的爸爸妈妈真的是让人太羡慕了。辰辰接下来到你跟我说一下吧。

刘昶辰:爸爸爸给妈妈买水果,妈妈给爸爸做饭,做好吃的。

雪艳:好,雷蕾你觉得什么时候爸爸妈妈是特别相爱的呢?

雷蕾:当妈妈跟爸爸撒娇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很相爱。

雪艳:妈妈是怎么撒娇的呢?

雷蕾:是说,“老公请你抱抱我”。

远浦:这是大型的撒狗粮现场吧。

雪艳:对啊。听我都越来越羡慕了。

远浦:太羡慕了。

雪艳:既然刚才我们都听到小朋友在说,这个时刻小朋友都觉得爸爸妈妈好相爱。但是我们说在生活当中,舌头还有和牙齿打架的时候,那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时候会让小朋友觉得他们之间……

远浦:不相爱了呢?

雪艳:嗯?我们来听一听,思妤。

刘思妤:比如爸爸晚回家的时候,妈妈就会跟爸爸吵架,吵的特别激烈,激烈到宇宙外了。这时候我就觉得他们俩很不相爱。

雪艳:好,我们来听听雷蕾是怎么说的。

雷蕾:一天晚上我弟弟过生日的时候,订蛋糕的时候,妈妈说要订巧克力,结果订成了白色的奶油,然后妈妈就生气了,跟我爸爸吵了一架。这个时候我觉得他们不相爱了。

远浦:嗯,那我们辰辰呢。

刘昶辰:我爸爸做错是我他们两个吵架,我觉得他们不相爱了。

雪艳:其实相爱的爸爸妈妈也会争吵哇,那我们就不要太担心。如果爸爸妈妈吵架了,你可以让爸爸妈妈互相拥抱一下对方,然后摸一摸对方的脸,这不就和好了吗?

远浦:没错。

雪艳: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满分的爱人,只有满分的包容。

远浦:嗯,雪艳姐姐真的是金句频出,确实在爱情里面想得满分是很难的。但是我很好奇,我们现场的各位小朋友们,你们给爸爸妈妈的爱情打多少分呢?

雪艳:思妤,你先来打分。

刘思妤:我打分的话就打98分吧。

远浦:嗯,为什么呢?

刘思妤 因为他们有时候吵架吵的好激烈的,感觉好,好那个啊,我很难受,不知道怎么说么。

远浦 那两分是因为吵架要扣的,是吧?

刘思妤:~

雪艳:雷蕾你会给爸爸妈妈的爱情打多少分呢?

小嘉宾雷蕾:打分的话就打99分。因为之前我爸爸妈妈吼我的时候,我就害怕了。

远浦 嗯,所以说这一分是扣了吼你的,对吧?

雷蕾:对。

雪艳:你看爸爸妈妈哄我们我们才扣了一分,是不是?所以满满的其实都是爱。好,那我们来听一听今天最小的小嘉宾辰辰,他会给爸爸妈妈的爱情打多少分呢?

刘昶辰:我打七分,他们吵架太太大力了,所以我才给他们打七分。

雪艳:我们的辰辰太可爱了,爸爸妈妈可能听到七分会觉得啊,这也太低了。

远浦:对啊。

雪艳:我们的听众可能都会在怎么这么低,但是在我们四岁小朋友的世界里,可能他对这个数字一百分还是七分没有太深的理解。但是呢他知道爸爸妈妈吵架 的时候是我难过的时候,所以我要扣分。

远浦 对,我觉得可能就是平常还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画面多一点。但是啊,如果吵了一次架,可能他就记的比较印象深刻一点了。所以说这个七分,我觉得可能是扣掉的七分。

雪艳:对,诶,我们的远浦哥哥很机智。其实每一位小朋友说的都很可爱,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他们给爸爸妈妈的爱情打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分数,不管分数是多还是少,有了爱情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呀。

远浦:嗯,没错,那现在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爱情,世界又会变得怎样呢?

雪艳:嗯,我们的小嘉宾们他们会怎么认为呢?我们先来听一下思妤小朋友怎么说吧。

刘思妤:如果没有爱情就不会有我,就不会有下一代传人。

远浦 嗯,说的很好,雷蕾呢?

雷蕾:如果没有爱情,地球就会毁灭,人类也会灭绝。机器人就会占领地球。

雪艳 哇,我们的雷蕾想象力超级丰富。那我们来看看辰辰,你觉得呢?

刘昶辰 世界就变成黑色。

远浦:小朋友们对这个话题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个见解。那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刘思妤妈妈 我觉得如果没有爱情还有亲情、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但是会少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寄托,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我始终觉得有爱情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雪艳:思妤妈妈的理解道出了我们很多人内心的想法。我们来听听雷蕾爸爸的答案吧。

雷蕾爸爸:说实话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爱情的感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很幸福。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失去了这种开心和幸福的感觉,人生就会觉得很无聊的吧。

雪艳 辰辰爸爸。

刘昶辰爸爸:我觉得没有爱情,人生还有其他很多的东西最值得我们去珍惜。爱情的话是很美好,但是其他的东西也是很美好的。

雪艳 看来家长们对爱情的理解十分深刻,与纯真无邪的小朋友的理解不同。家长们的理解就是阅尽千帆后对爱情深刻体会了。

远浦 没错,小朋友对爱情的理解总是充满童趣的,他们所有最初对爱情的理解,可能都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爱情。我想问一下各位小朋友,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们讲过他们的爱情故事呢?

雪艳:好,我们的思妤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们来听听思妤有没有听过爸爸妈妈讲这些故事呢?

刘思妤:妈妈有一次给我讲了他们的一点爱情故事,当时嘛,我爸爸对我妈妈一见钟情,然后我妈妈也对我爸爸一见钟情,他们俩结婚生孩子,然后就生了我?

雷蕾 讲过。

远浦 那是什么样子的呢?

雷蕾:我忘了。

雪艳:这是真的忘了,还是在保密呀?那没关系,我们一会儿就知道了。来听听辰辰有没有听过?

刘昶辰:爸爸妈妈没讲过。

远浦:那我们现在采访完小朋友之后,我们再采访一下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雪艳:好,我们先来听听思妤家长。

刘思妤妈妈:其实我没有太多的跟孩子讲过我们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要纠正一下我孩子刚刚说那一点,我对他爸爸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对他日久生情,被他的所作所为,每天等我上下班而感动的坚持了一年。谢谢。

雪艳:哇,远浦哥哥你知道吗?就是今天我们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你看爸爸妈妈又回忆起了自己过往的故事。

远浦 对,不光是跟我们小朋友分享了什么是爱情,还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雪艳:自己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特别幸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雷蕾妈妈是怎么说的。

远浦:好。

雷蕾妈妈:其实从来没有给孩子正式的、认真的去讲过我和他爸爸的爱情故事。因为我们都觉得孩子有点小,有的时候讲的时候好像他们有点不太懂,所以的话就没有正式的跟他们去认真的去讲过。

雪艳:辰辰爸爸。

刘昶辰爸爸:关于爱情,我和他妈妈都是慢慢的接触,孩子也太小了,等他大了再给他讲吧。因为每个阶段成长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

远浦:确实啊,我们中国的家长对于爱情这个话题的看法是比较保守的。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不会刻意的去和孩子们探讨这个话题,总觉得和孩子们讨论爱情的话题可能有一些太早了。

雪艳 对,那可能有一些家长还觉得说和孩子们讲爱情讲婚姻,会让孩子有早恋的风险,所以干脆就对爱的这个字眼就是讳莫如深。但是其实只要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什么样的爱情是美好的,怎样去处理爱情等等,这些都不应该回避呀。

远浦:好的爱情教育其实是孩子们人生观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它不仅是关于一种单纯的情感,更是一种责任感,是我们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雪艳 对,我们总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爱的教育也需要由父母来慢慢的教会孩子。

远浦 那今天我们也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因为是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我们几位小嘉宾也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新年的爱的告白,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雪艳:好,思妤你先来。

刘思妤 祝我亲爱的爸爸妈妈,龙年大吉,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希望我爸爸少喝酒,多运动,早点回家,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雪艳 好,接下来是雷蕾给他的爸爸妈妈送上自己的新年告白。

雷蕾 妈妈我很爱你,妈妈您辛苦了,爸爸工作顺利,爸爸身体健康。

远浦:嗯,很好,到辰辰。

刘昶辰 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以后要保护你们。

远浦:嗯,我觉得小朋友们的新年祝福非常非常的好。其实每个生命都是从爱情中来,爱情是我们人类最特别的一种情感了,也是繁衍生命的开端。父母相爱的每一个瞬间,孩子们其实都能够感受到。

雪艳 是的,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那就像人生一样,两个人能否成就一段好的亲密关系,除了缘分和命运,这些我们无法掌控的部分以外,那很大程度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决定和选择所造就的。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今天也要互问对方,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远浦:没错,如果遇到意见分歧或者是有冲突的时候,选择让大家都充满爱的一个选项,我觉得才是最正确的,不令人后悔的一个选项。希望我们现场和收音机前的小朋友都能沐浴在父母爱情里健康成长。希望大朋友们都能够拥有美好的爱情。

雪艳:最后呢我们就让今天参与节目的三位小嘉宾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在此刻我们充满爱意的环境当中,给大家带来一段节目表演,来结束今天的节目吧。

远浦:好。

【转场垫乐】

刘思妤:大家好,我是小嘉宾刘思妤。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才艺表演,朗诵《爸爸妈妈的爱》。

刘思妤妈妈:小时候爸爸妈妈的爱藏在怀抱里,抱着他暖烘烘的。

刘思妤 上学后,爸爸妈妈的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的。

刘思妤妈妈:离家后,爸爸妈妈的爱藏在相片里,看着他笑呵呵的。

刘思妤 爸爸妈妈的爱,你们无处不在。

刘思妤、刘思妤妈妈:就在我们身边。

刘思妤 谢谢大家。

【转场垫乐】

雷蕾 大家好,我是小嘉宾雷蕾。我们今天要展示的才艺展示是《小马过河》。一天老马让小马把半袋面粉驮到磨房去,小马驮起面粉高高兴兴的上路了。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小马看见一头老牛在吃草,于是就跑过去问牛伯伯,我不知道这小河的水有多深,您能告诉我吗?

雷蕾爸爸:老牛说,这河水啊,刚刚淹过我的脚后跟了。

雷蕾 谢谢牛伯伯。说完,小马就准备过河。

雷蕾妈妈 一只小松鼠叫道,危险,不要过呀,你会淹死的。

雷蕾 小马吓得退了回来。

雷蕾妈妈:小松鼠说,昨天我的哥哥掉进河里淹死了。

雷蕾:小马为难了,还是回去问问妈妈吧。

雷蕾妈妈 小马回来了,妈妈觉得很奇怪。小马讲了原因后,妈妈让它自己去解决。

雷蕾:于是小马来到河边想了想,很小心的过了河,结果河水刚过脊梁骨。

雷蕾爸爸:雷蕾,你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雷蕾:任何事情都不能只是听别人的一面之词,要自己亲自去体验。爸爸,您不是总说要相信自己吗?

雷蕾爸爸:嗯,爸爸永远相信你,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雷蕾妈妈 蕾蕾,小马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解决问题,是不是也是爱他的表现呢?

雷蕾:是不是就像妈妈经常告诉我的,遇到困难或是问题,首先要亲自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每一次一出现问题就问别人。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对与否,才知道合不合适自己。所以每次出现问题,不管我怎么哭闹,您总是先让我自己先解决。等我尝试很多很多次了,还是没有成功,妈妈才会过来引导我。现在我终于理解了,这也是爱的表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转场垫乐】

刘昶辰:大家好,我叫刘昶辰,我今年4岁了。小熊过桥,小熊不过桥,站不稳,立不稳,走到桥上心乱跳。妈妈妈妈快来,把小熊抱过桥,123跑过桥,河里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不要怕,看着前面眼睛瞧。一二三跑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的尾巴摇。

【转场垫乐】

远浦:嗯,谢谢各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好了,我们都是好孩子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雪艳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再见~

远浦 再见!

合::大家再见!